小學五年級關於民族團結徵文
2024-06-03 00:47:06 1
【篇一】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我國各民族發展了休戚與共、相互依存的親密關係,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維護祖國統一,始終是中華兒女的神聖職責。
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強盛的民族,必然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斷難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一盤散沙,絕無希望躋身世界先進民族行列。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時期,無一不是國家統一的時期。西漢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情況下出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寬廣而美好的前景。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國家的統一,為各民族發展進步提供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密切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聯繫,極大地推動了各民族的發展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少數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各民族經濟文化聯繫更加緊密、交流更加頻繁,相互學習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祖國是各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祖國好比母親,為各民族提供衣食之需,使他們免受凍餒之苦;為各民族遮風擋雨,使他們免遭風刀霜劍的傷害。祖國統一是各民族之福,祖國分裂是各民族之禍。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使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巨大跨越,各族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政治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製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國統一。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共同奮鬥,祖國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實現。
【篇二】民族團結一家親。有一句歌詞叫做「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這句歌詞誰也不陌生。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自秦朝開始,我國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此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始終沒有間斷過。我國幅員廣闊。在960萬平方公裡上生活著56個民族。民族團結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當今的中國,搞好民族團結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團結,有利於國家的發展,有利於人民內部的團結,增強各民族之間的責任感。
伊斯蘭教的教規當中有一句話叫做「凡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那麼我在加上一句,「但凡相信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和諧的、繁榮的多民族國的家的人,維護各民族之間關係的人都是兄弟姐妹。」
從新中國建立至今,中國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因為什麼,因為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如果說沒有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中國也不可能迅速的發展。
7.5事件,由於外國勢力的影響,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不信任,不團結,才導致了7.5事件的爆發。等爆發之後,更多的人才意識大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三個離不開思想從此開始慢慢的的刻到每一個民族同胞的腦海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民族團結始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如果說一個國家民族之間不團結,那麼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國家。
在新疆布爾津縣哈薩克族愛心媽媽--麗達常年幫扶各族貧困孩子。麗達下崗後從街頭擺小攤開始做起,現在經營一家民族工藝品商店。2003年,麗達聯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創辦了布爾津縣「愛心媽媽」協會,5年來,愛心媽媽們已先後幫扶了20多名各民族貧困孤殘兒童和困難群眾,累計捐款捐物達十多萬元。麗達:「我是個下崗工人,當時有好多人幫助過我,要不是他們的話,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我有能力了,有條件了,所以我幫助別人。我們民族漢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團結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在我們的身邊正是因為有像麗達這樣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的心中沒有民族之分,沒有等級的限制。才讓我們這麼多的各民族的孤兒在一起有一個新的家。在整個大中國當中,像麗達這樣的人還有無數。他們知道在中國沒有什麼民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56各民族沒有等級之分,更沒有高低貴賤。只有我們56個民族在一起,和諧共處,和睦相處。才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的繁榮強大。只有個民族團結,我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