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五年出生人口數量(我市出生人口形勢十分嚴峻)
2023-05-05 05:28:13 1
蕪湖五年出生人口數量?安徽蕪湖市統計局近日發布的《蕪湖市人口生育情況分析》指出,受制於育齡婦女人數減少、婚育時間延遲以及生育願望下降等因素,蕪湖市出生人口形勢十分嚴峻,已面臨人口自然減少的風險伴隨持續的低生育率,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也刻不容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蕪湖五年出生人口數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蕪湖五年出生人口數量
安徽蕪湖市統計局近日發布的《蕪湖市人口生育情況分析》指出,受制於育齡婦女人數減少、婚育時間延遲以及生育願望下降等因素,蕪湖市出生人口形勢十分嚴峻,已面臨人口自然減少的風險。伴隨持續的低生育率,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也刻不容緩。
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蕪湖是安徽6座常住人口正增長的地級市之一。另據2021年全省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2021年,蕪湖常住人口比2020年增加近3萬人,常住人口增長總量僅次於省會合肥。
蕪湖市統計局上述分析提到,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8.14‰,較2010年8.82‰的人口出生率下降0.68個千分點,已經降至維持人口自然增長的15‰的人口出生率警戒紅線以下;並且分別低於同期全省(9.45‰)、全國(8.52‰)平均水平 1.31和0.38個千分點。
人口學認為,要達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簡單再生產即上下兩代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分析提到,2020年,蕪湖市總和生育率僅為 1.11,即一個育齡婦女一生之中平均只生育一個子女,已經遠遠低於 2.1的代際更替水平,並低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3),顯然已經跌入國際公認的「低生育陷阱」。
值得關注的是,在育齡婦女中,20-24歲育齡婦女的生育率為29.86‰,比2010年下降43.38個千分點;25-29歲育齡婦女生育率為96.31‰,比2010年提高7.53個千分點。兩個年齡段合併計算,也即生育旺盛期婦女(20-29歲女性人口,下同)的平均生育率為66.87‰,較2010年下降13.09個千分點;而30-44歲婦女的生育率為33.97‰,比2010年提高17.45個千分點。說明蕪湖市育齡婦女推遲生育、總體生育水平下降的現象十分明顯。生育旺盛期婦女生育率對出生人口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其生育率大幅下降十分不利於該市人口的自然穩定增長。
對於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因素,分析稱,一是育齡婦女人數減少。2020年,我市共有育齡婦女82.28萬人,較2010年減少20.30萬人,下降19.8%;佔總人口比重由28.9%減至22.6%。其中,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口21.88萬人,較2010年減少3.95萬人、下降15.3%;佔總人口比重由7.3%降至6.0%。減少情況要好於總的育齡婦女。
二是婚育時間延遲。90後、00後作為新的婚育主體,受長期晚婚晚育、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加上就業競爭壓力較以前更大,導致婚育時間不斷推遲。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擴張顯著提高了女性育齡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並進而延緩其參加工作、結婚和生育的時間。2020年與 2010 年相比,我市女性人口中每 10 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8115人上升為 16223 人,增長99.9%;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7.84年增加到2020年的8.93年,提高1.09年,提高幅度高於同期總人口0.17年的增加幅度。女性人口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長,勢必會使其結婚年齡、生育年齡相應延後。
三是生育願望下降。首先,半個世紀的計劃生育歷程,已經在整個社會形成了少生優生的文化氛圍,「少生代表先進,多生代表愚昧和落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工作與家庭時間衝突,限制了已育女性的工作機會和職業發展,生育孩子會使不少女性尤其是低收入的女性喪失工作機會,照料孩子又佔用了職業女性的業餘時間,影響其對工作的投入,從而制約育齡女性的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其次,託育機構稀缺,託育服務的市場價格偏高,造成嬰幼兒社會託育服務嚴重不足,也限制了生育行為。再有,教育的產業化、市場化使得教育成本飆升;同時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不能滿足需要,在望子成龍的心理驅動下,很多家庭往往不得不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更多,導致經濟壓力大,想生而不敢生。
蕪湖市統計局表示,2020年,我市的人口出生率已大大低於人口代際更替水平。出生率的持續走低從源頭上威脅著人口發展的持續性和平衡性,直接影響是人口自然增長的減緩,甚至帶來人口自然減少的風險。我市人口自然增長量由2010年的0.87萬人下降到2020年的0.49萬人,自然增長率由2010年的2.5‰下降到2020年的1.3‰,分別減少0.38萬人、下降1.2個千分點,人口增長放緩趨勢日益嚴峻。
為此,要加大宣傳力度,合理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年女性積極轉變婚育觀念,提高生育願望。建立「家庭—工作」平衡的生育文化,落實生育休假制度,延長婚假、產假,實施男方護理假和夫妻育兒假政策。擴大生育保險覆蓋範圍,落實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保障和生育津貼待遇,落實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生育醫療費用保障。加大育齡婦女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保障力度,不能因為生孩子丟掉「飯碗」,減輕職業育齡婦女就業壓力,解除育齡婦女生育的後顧之憂。同時,要降低養育成本,推動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地。全方位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降低全社會婚嫁、生育、養育、教育等方面成本,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地支持家庭生育和兒童成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和公共資源配置,促進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同向發力,滿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願,提振整體生育水平,不斷增加出生人口。
另外,2020年,蕪湖市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2.03,高於聯合國確定出生人口性別比102-107的正常值域範圍。
蕪湖市統計局稱,出生性別比偏高與生育率下降有著緊密的必然的聯繫,嬰兒性別比是未來人口性別比的基礎,嬰兒性別比偏高勢必導致未來總人口性別失調,進而影響未來人口的婚姻和生育,也將影響未來社會的安定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持續的低生育率,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刻不容緩。為此,要認真貫徹落實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樹立起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切實提高女性的經濟、政治社會地位,依法保護婦女權益免受侵犯,只有讓女性真正享有與男性完全同等的權利和地位,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們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要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力度,利用法律手段,對選擇性生育非法行為進行堅決打擊,讓生育回歸自然狀態,從而有效遏制並徹底解決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實現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根本性好轉。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