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發現過程 燕道誠發現玉石器(傳教士上報博物館)
2024-06-20 17:15:07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我國乃至世界考古界的一大幸事,因為它的出現彌補了我國對於古蜀文化了解的空白,遺址中出土的文物也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美學和歷史學等諸多領域的重要空白。那這個沉睡了數千年的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三星堆遺址發現過程
三星堆的發現
在1929年農民燕道誠在淘溝時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其將玉石器帶回去之後,全家人開始莫名發病,雖然後來治好了,但是迷信的他認為是因為拿了墓葬當中的東西,因此將玉石器送人,以求破財消災。於是成都附近有著墓葬坑的消息不脛而走,也吸引到了英國傳教士董篤宜的關注。董篤宜找到當地駐軍幫忙宣傳保護和調查,將收集到的玉石器交到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隨後華西大學博物館組織了考古隊,在1934年開始了為期十天的發掘。然而自此次挖掘之後,因為當時技術條件的不成熟,為了保護文物,發掘就長期停滯。
三星堆再次發掘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恢復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在對三星堆、月亮灣一代進行發掘後,發現三星堆是人工土臺,在周圍一共分布了12平方公裡的同時期遺址,考古工作者當即認識到這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後,我國對三星堆開始了大規模的連續發掘。
之後,學者們認為三星堆是「在四川地區分布較廣的、具有鮮明特徵的,有別於其他任何考古學文化的一種古文化」,它已經具備了考古學文化的三個條件,因此以當地地名為這個文化命名,「三星堆文化」。
時至今日,三星堆遺址帶給了我們諸多驚喜,也帶給我們諸多,三星堆很神秘,但隨著挖掘的進行,我們對於三星堆文化以及古蜀文化的了解也越深,最終定會揭開三星堆的全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