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超級地球」 維持人類宜居 最大多大?(宜居行星)
2024-06-20 12:53:10
科學家認為中的「超級地球」要滿足宜居需求,體積是地球的14倍。人類在尋找宜居行星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很多行星根本不滿足條件,只有滿足條件才能維持生命的存在。
宜居行星
科學家對太陽系的行星進行了研究,發現很多行星的環境是比較惡劣的。不僅巖石行星是極為荒涼的,連氣態行星也無法滿足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儘管氣態行星沒有荒涼,可是星球表面的溫度是很低的。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仍然無法生存。
行星標準
科學家在逐漸尋找宜居行星的過程中,也對星球的環境有了統一的標準。他們認為必須要找到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這顆星球肯定和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不僅擁有合適的大氣層,還有強度相當的磁場來保護星球環境。當然星球要想誕生生命,僅僅有這樣的條件還是不夠的。肯定還需要滿足生命誕生的其他條件。星球具備這樣的條件是最基本的,最起碼擁有了生命誕生的可能。
超級地球
之前科學家也界定了超級地球的大小。他們粗略地將大小定為地球質量的1~10倍,宇宙中滿足大小的星球數量有很多。可是還需要考慮行星宜居性的因素。科學家認為超級地球最好能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這樣能夠增加生命誕生的可能,而那些質量比較大的星球,也會出現較大的表面重力,吸引的氣體和塵埃物質也是非常多的。巖石行星在這樣的環境下,極有可能會演變成氣態行星。現在科學家對於系外行星密度了解的還不夠多,他們認為行星的密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表面必須要軟硬適當,才能讓生命的出現變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