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4年級過元宵節作文
2024-05-29 17:06:06 1
導語: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糰,意思是團團圓圓。下面是小編摘選的一些元宵節作文,請大家認真閱讀!
【元宵節作文1】
今天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糰,意思是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活動也很多,有耍獅子、舞龍、踩高蹺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圓,像一個大玉盤,高掛在夜空,又像一個精緻的銀盤。我們一家和親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後,我門去潮陽買燈籠、猜燈謎去參加燈會。還沒到廣場,只看見人群向四面八方湧來,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廣場上空不時地在放煙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們都發出嘖嘖不絕的驚嘆聲。大家喜笑顏開,齊聲叫著:「哇!」煙花的形狀有很多,有圓形、愛心形等,五彩繽紛。廣場上的花燈真漂亮呀,五顏六色,色彩十分明豔,有蓮花燈、宮燈、龍燈等。這些燈上總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語,比如:吉祥如意、恭喜發財等。我們還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邊有一口古井,直徑長1。6米,總長12米,至今還有水!我們還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層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個潮陽,我看著下面的人像一隻只螞蟻。我們還看到了在天上飛的孔明燈,半夜三點了。我們還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點多才回家。
這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2】
終於到了,終於到元宵節了。自從過完年,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天。
元宵節,這個節日自從西漢時期便以受到重視,漢魏之後,便成為民間的習俗,人們沿襲著幾百年來的傳統,——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扭大秧歌,熱鬧極了,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又形成一個新的民俗——賞煙花。
今天,全家歡聚在一起,等待著元宵夜得到來,天剛剛暗下來,便可以聽到「霹靂譁啦」的爆竹聲。
到了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處是「轟轟隆隆」聲音,滿天都是煙花,雖不如白晝,但也是燈火通明了。大街上,看著走來走去的人們,聽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感受著熱鬧的氣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歡快起來。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張燈節彩,路旁的花燈閃朔光彩,天上的圓月照耀著大地,真是「有燈無日不美人,有日無燈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煙花上面,猶如即將開放的花雹,突然開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處都是開放的花朵,猶如春梅爭芳,含雹怒放。
今天熱鬧的氣憤,也讓我感受到了雖然年過去了,但這元宵夜卻比大年夜還會。熱鬧。
【元宵節作文3】
說來也怪,今年的元宵節,媽媽既不為我做元宵,也不帶我去觀花燈,偏要帶我去鄰居楊伯伯家做客。我迷惑不解,踏著皎潔的月光,跟著媽媽來到了楊家。
一進門,咦,今日氣氛與往日不同。瞧,大人們忙著做元宵,儘管額角沁著汗珠,臉上卻掛著微笑。院子裡,坐滿了左鄰右舍的人,洋溢著愉快的笑聲。我好奇地問楊伯伯的兒子小思:「你家有啥大喜事?」小思神秘兮兮地說:「嗯,等會你就知道了。」
一陣爽朗的笑聲打斷了我們的談話。院子裡來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我正仔細打量著這位陌生的爺爺。「這是小思的『臺灣爺爺』。快叫楊爺爺。」媽媽推了下我。我急忙彆扭地問了生好,大家都笑了。
「吃湯圓咯!」伯伯端著湯圓。楊爺爺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地道的家鄉「元宵」。月光輕輕地灑在他的銀髮上。啊,今晚的月亮真美,一輪玉盤似的月兒高高地掛在幽藍的夜空,好像有人捧著玉盤在緩緩前行。楊爺爺望著明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講出了一段揪心的往事:「1948年,我拋下了妻子和未滿周歲的兒子到了臺灣,飽經苦難。雖然在金門創下了一點家業,但籠罩在心中的陰影卻揮之不去。『月是故鄉圓』呀,每當我眼望明月,總是思緒萬千,徹夜難眠。」楊爺爺顫抖著拿出一個紅布袋,告訴大家,這是他當年從家鄉帶走的泥土,多年來,一直珍藏著。他把袋裡的泥土灑在院子裡,激動的說:「家鄉,你的遊子終於回來啦!」
望著楊爺爺眼角上的淚花,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波濤洶湧的海峽,我仿佛聽見了海峽兩岸儘早實現「大三通」的熱切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