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學生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
2024-07-13 21:40:45
長徵,對於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作文1】
長徵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
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乾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乾糧掉入河中衝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乾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乾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麼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裡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麼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乾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乾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乾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無比的沉重啊!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飢餓中煎熬,也不願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後,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徵精神」。
長徵,對於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徵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徵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做人處事中發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揚,在為祖國的建設中發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作文2】
啊!長徵大橋落成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裡,她以美麗的外表,豐富的蘊涵使所有貢井人為之讚嘆!我「奉命」去「暗訪」享有「橋壇美譽」的水涯居大橋和火井沱大橋,但看了這些後,我還是覺得我們貢井的長徵大橋才是真正的「橋中之皇」!
長徵大橋於10月18日建成,經過所有建設者日夜奮戰,提前72天通車,為黨的十七大獻上了一份厚禮!長徵大橋位於城區中心,像一條巨龍橫臥估旭水河岸,總長620米,主跨120米橋寬24米,雙向4車道,是貢井最值得驕傲的一道亮麗風景!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旭水河岸,走進長徵大橋!
長徵大橋橋頭雕塑將「貢井」二字巧妙植於其中,黑色大理石底座,精巧美麗,銀白色的「井」字,閃閃發光,猶如聳立的天車,紅色的「貢」字更是表現出貢井鹽業的紅紅火火!上面的三幅浮雕分別以「鑽井」,「採滷」,「製鹽」為題,既有現代歷史文化氣息,又體現了貢井人民的純樸善良。
看過雕塑後,請不要戀戀不捨,後面的看點更多!長徵大橋橋面呈古銅色,天藍的百褶裙,使她看起來外柔內剛,金色的腰帶纏在她腰間,真像公主一樣美麗!
長徵大橋不僅僅外表美觀,內在的歷史蘊含可不少,要不怎麼有人說她像一條鹽業歷史文化的長廊呢!大橋欄杆上鑲嵌了120幅浮雕,將貢井豐富的歷史融入其中,下面讓我給你介紹我感興趣的幾幅!梅澤開滷,井鹽神祖,相傳獵人梅澤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鹽泉,開採了井鹽,成為鹽業的「創始人」後來被尊為井鹽之神。浮雕清楚地刻畫了梅澤在開採井鹽時的喜悅,做工精細,美麗大方。大公井成,自貢之根,大公井開鑿於北周武王時期,距今1500多年,是現存最古老的鹽井,明朝時,所產鹽上貢朝廷,又改名貢井,抗日捐金,青史永銘,抗戰期間,馮玉祥將軍帶頭捐了1100兩黃金,鹽商們紛紛響應,捐金1000萬法幣,成為全國之冠,創造了抗日捐金救國的輝煌一頁。
夜悄悄睜開眼帘,華燈閃爍,紅,黃,藍,紫,把花啊,草啊,樹啊,打扮得渾身珠光寶氣,美麗嬌豔,特別是那母親般守護著這塊土地的黃桷樹,夜讓她穿上了一件綠色晚禮服,在這燈光舞會中盡情歡歌,狂舞。成為今天舞會的一個耀眼明星!
人們也常來這散步,這個誇一句,哪個贊一句,贊長徵大橋多麼雄偉,誇旭水河岸多麼美麗!在人們的讚嘆聲中,長徵大橋和旭水河岸為貢井的建設抹上了道迷人的風彩,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長徵金龍」將會一飛沖天,一嘯驚人!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作文3】
在1936年10月,我國創下了一大歷史性的奇蹟,那就是兩萬五千裡的長徵。
中央紅軍長徵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裡,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裡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鬥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徵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裡,進行大小戰鬥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徵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裡,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從這些數據中你看到了什麼,那是解放軍叔叔們為我們後一代人的幸福創下的奇蹟啊!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徵。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分別離開原有根據地開始長徵。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徵。1936年6月,第二、六軍團組成第二方面軍。同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徵。其中紅一方面軍長徵歷時一年,轉戰十一個省,最遠行程約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為此,毛主席還寫下了一首詩《七律長徵》: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偉大的兩萬五千裡長徵,譜寫了人類戰爭史上最偉大的篇章。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