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傳統美德的作文
2024-07-16 10:45:45
範文一: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
那是一種可以讓人改變親情的東西。孝敬父母,似乎是個久違的話題,也似乎是個老掉牙的話題。孝敬父母是人類最樸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遺忘和忽略的環節。
古時候,以仁孝而聞名天下的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神話中,人類之母女媧受人類祭拜。這些雖然有實有虛,但這種美德應該被中國人學習並且繼承。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的陸績在六歲時,跟隨父親陸康到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在地上,袁術笑道:「陸郎來我家裡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道:「我的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鬥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為孩子做表率、創建其樂融融家庭,進而創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讓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重大作用。
範文二: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也許就是道德的宗旨吧!
有些人每天都在說一定要有道德不能貪贓枉法,要實現「三個代表」思想,可雖說是這麼說,但實際做到的有幾的人呢?
今天我聽到一條新聞:一個反腐敗分子8年打倒一名腐敗官員。8年啊!整整8年才打倒一名腐敗官員,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甚至妻離子散。只為人民服務,在採訪他的時候他說:「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應該以身作則,為人民服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便是反腐敗與腐敗之間的道德差距。
就象莎士比亞說的:「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下我們只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是等於沒有一樣。」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成的以儒家為主,以孔孟為代表的道德。人自我完善的過程是:自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中國的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浩然正氣的愛國精神,愛人孝順的人道精神,學而時習的治學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經世致用的求實精神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潔身自好的廉潔精神,物物相依的群體精神,捨生取義的獻身精神和殺身成仁的犧牲精神。
作為炎黃子孫,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中國這條巨龍騰飛在世界的天空,我們會讓全世界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