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牽掛的作文
2024-07-25 02:37:47 1
範文一:愛的牽掛
因為愛,所以牽腸掛肚;因為牽腸掛肚,所以愛。
——題記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當空,東坡把酒問月,此時他牽掛的是遠在他鄉的弟弟;「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記,」希文的這首詞表達了將士們對故鄉、對親人的懷念以及壯志未酬的苦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留」一句道出了多少辛酸及悲痛,易安獨坐窗邊,對已逝的丈夫有多少牽掛與留戀,不舍與思念。
而我的父母,此時是否在數著天數,急切地盼望著我回家呢?
我離開家到外地求學已有三年了,期間雖然每月都能回家一次,但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每思念之情還未來得及訴說,就得回校了。我家離車站不遠,我每次走時都讓父母不必送了,但他們執意相送,口口聲聲說不放心我。我心裡明白,這其實是他們捨不得我。我上車後,常常會燦爛地笑著與他們揮手道別,想減輕一些離別的悲痛。他們默默地看著我,輕輕地點一下頭,然後,車門緩緩關上,似乎要把我們分隔在兩個世界。車子開動了,把我帶走,卻把我的牽掛留了下來。過了好久,我回頭望時,卻見兩個人影還在那裡,一動不動地站著。此時,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似乎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
我呆住了,背上的背包似乎越來越沉,我知道,那裡面承載的都是父母對我無盡的牽掛啊!不管我身在何方,不管我境況如何,父母的牽掛與愛都無時無刻都伴隨著我,照亮我前方的道路,給予我前進的力量與勇氣,不管人生如何變化,永不變的,是父母對我的愛啊!因為牽掛,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因為牽掛,把我們的愛都無私地奉獻給對方。
我沒有東坡的才情,無法吟出像他那樣的千古絕唱;我也沒有希文的豪放,無法道出像他那樣的豪情滿懷;我更沒有易安的的多情,無法誦出像她那樣的哀婉憂愁……我惟能做的,就是用我最質樸的文字,表達出我對父母的感激與愛意,牽掛及思念……
這正如劉墉先生所說:「因為愛,所以牽腸掛肚;因為牽腸掛肚,所以愛。」
範文二:遙遠的牽掛
有一種離別,刻骨銘心;有一種思念,魂牽夢縈。
——題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藍天。仰望藍天,我常常在想,那個人們心中美麗的天堂,應該就在白雲的上方吧!雖然看起來遙不可及,我卻總覺得它在我眼前,因為我們之間有一座永遠不塌的橋,那就是我對外婆的思念。
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我並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靈魂,可是在長大一些的時候,卻被外婆的信仰所感染,另一個虛擬的世界出現在我心中。所以,靈魂的有無,對於那時的我,異常模糊。
真正希望有靈魂的存在,是外婆離開我之後。
盛開的菊花和我一起陪伴外婆略帶笑意的遺容,往事一一重現。於是,滾燙的淚珠開始一顆一顆落在外婆的遺像上黑暗中的空氣凝重得可怕,一如外婆身體中已靜止的血液,低沉的啜泣迴蕩在對昔日溫馨歲月的回憶裡,顯得格格不入。
我深思倦怠,卻毫無睡意。夜,仿佛被無形的手撥弄了一下,一朵尚未完全開放的菊花顫抖著。撲簌地抖落細長的花瓣,只一瞬間,又歸於靜止。粉嫩的花瓣散臥在鏡框邊,柔弱中卻帶著一絲不知源於何處的堅強。我心中拂過一陣暖意。外婆,是您嗎?您是否也看到了這似您的菊花?啊,原來性格也可以栽種!我輕輕地撫摸著菊花,希望它能再給我一些明示。四周寂寥,黃菊黯然,只剩我一個人黯然神傷。
我來到外婆的靈柩旁,棺木還未合上。我呆呆地凝視著那個熟悉的臉龐,眼睛一眨也不眨。我害怕會忘記她,這個我最愛的親人。我想把外婆的面容深深刻在心中,永不忘記!這張蒼白的面孔,是外婆嗎?我撫摸著她的眼睛這裡又添了好多的紋路,那些記錄歲月的紋路伸展開來。像一年邁的樹,枝枝杈杈,這每一根樹杈都足以在這個靜夜挑疼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如今,剩下的只有那綿長的牽掛、無盡的思念。內心的牽掛繪成張張殘缺的畫面,拼湊著記憶的碎片,如電影版不斷上映。可是,我所擁有的,所能擁有的,恐怕也只有這些回憶了。
我的心變成了一間密室,乾澀得快要窒息,對外婆的沉重思念,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知道,陽光雨露也曾徘徊在我的心房外,只是這裡面已經貯滿了我對外婆的思念,再也裝不下別的了。
範文三:親情的牽掛
牽掛是最美麗的內心運動。牽掛是心靈的對話,是靈魂的絮語,是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想念。牽掛可以勾起人與人心靈的深深惦記,是親情、友情、愛情的升華。走進人生,便走進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託。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又到了進京趕考的時候了,孩子已記不清是第幾次趕考。面對年年失利的孩子,母親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兒子縫衣備糧,激勵孩子發奮讀書。燈下,母親在一針一線縫補著那伴隨了孩子幾度春秋的舊襖,她把她的鼓勵、她的牽掛、她的所有的愛全都灌入了這小小的針、破舊的襖中。孩子看到了這一幕,寫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他沒再辜負母親的愛與牽掛,高中狀元,報答了母親。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年輕時,他懷著「憑著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的志向離開家鄉,到外面闖蕩。他作過商人,當過官,但時時刻刻沒有停息對家鄉的牽掛與思念,他知道必須做了貢獻,才能回家鄉面對父老鄉親。如今官場上的事業並不通暢,但他年事已高,當年的小夥子轉眼間成為了一位白髮長者。他懷著思鄉的情緒,回到了思念多年的家鄉,這時連孩童都不認識他了。時間變了,人也變了,但對家鄉的牽掛依舊未變。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中秋節到了,但這對戀人卻因為種種緣故,無法相聚在一起過節。他們獨自傷心寂寞。望著天空中的那輪明月,他們想起了許多往事。從在月下相識到相戀,他們總是親密和睦。去年中秋,他們一起賞月、聊天。可現在,他們卻被殘忍地分隔兩地。還好有一輪見證他們愛情的圓月,它仿佛是一座中轉站,傳遞著兩人的愛與牽掛。他們仿佛沒有分開,因為他們的心在一起。在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各自想念。月光,兩地,戀人,牽掛。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它可以寄託親情,勾起鄉情,聯結愛情。牽掛是一份親情,牽掛是一種寄託,牽掛是一縷相思,牽掛是一種幸福。牽掛是靈魂絮語,是心靈對話。牽掛別人和被別人牽掛都是一種幸福。品位牽掛,學會牽掛,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