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古代的額頭飾物(指閨閣女)
2024-06-27 09:31:50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其實並不是一種花朵,在古時候沒有出嫁的女生,都會在額頭上貼上飾物或者黃花,這也是為什麼將未婚女子稱為黃花閨女的原因,她們往往不是貼黃花,就是在額頭或者臉頰上畫紋路,下面就跟著探秘志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
黃花閨女在古時候經常被用來稱呼未出嫁的女子,而現在大多稱呼年輕女子為黃花閨女,黃花其實是菊花的象徵物,是指一種貼在額頭上的飾物或者花紋,類似於花鈿,有保持貞潔的意思,因為在古代菊花象徵著高潔的品性,而女子的貞節也就因此代表,《木蘭辭》中就提到「對鏡貼花黃」。
黃花閨女是幾歲
黃花閨女主要指的是未婚女性,而在古代女子結婚的年齡一般偏小,所以能被稱為黃花閨女的女子基本上都是13歲到14歲左右,也就是我們常稱的「豆蔻年華」,豆蔻本身是一種草藥,開花後不會完全打開,就像是年輕女子害羞時的樣子,給人一種含苞待放的感覺。
黃花閨女的由來故事
黃花閨女的故事來自於一位公主,在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從小就長得傾國傾城,非常美麗,有一次她在皇宮的後花園玩耍,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時,突然風吹過來,花瓣就落在了公主臉上,使得她的臉龐看起來更加的迷人,不少旁人都為此痴迷,而她額頭上落下的花瓣就是梅花,後來就演變為一個妝容,稱為貼黃花。
不過這個故事也有另一種說法,貼黃花是壽陽公主首創的妝容,她在額頭上貼上梅花圖案,顯得非常動人,後來宮女們紛紛模仿,但梅花只有在冬季盛開,其他季節時宮女們就開始用一種黃色的花瓣代替,於是才逐漸演變為花黃這種飾物,後來皇帝更是推崇女子這樣打扮,於是貼花黃的習俗也就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