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植物怎樣捕食獵物?世界上最可怕的10大食肉植物
2024-07-05 01:59:50
導語:食肉植物並不是從表面上「吃」活生物體,而是在獵物被捕獲後產生消化酶攝取營養。它們使用各種各樣的陷阱,捕捉昆蟲和小動物。其中世界上最可怕的10大食肉植物分別是捕蠅草,眼鏡蛇草,豬籠草,絲葉腺毛草,狸藻,捕蟲堇,太陽瓶子草,瓶子草,囊泡貉藻,洛食蟲鳳梨,之前小編為大家講解過,想了解更多的一起往下看吧!
世界上最可怕的10大食肉植物
1、捕蠅草
一種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植物,以小昆蟲為食,也許是所有植物中最著名的一種。當葉片上的敏感毛受到刺激時,就會觸發這種機制,一旦獵物被困在裡面,它們就會把它碾碎,不過需要10天左右才能完全吃掉獵物。
2、眼鏡蛇草
這種植物,主要發現在北加利福尼亞,使用各種陷阱來捕獲獵物,它們會慢慢的耗盡獵物。然而,與其他植物不同的是,這種植物不儲存水分,而是從根部抽水。
3、豬籠草
在東南亞、中國、印度、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和澳大利亞都能找到這種植物,其陷阱包括在葉片頂端形成的一種流體,這就是吸引獵物的一種液體,這些植物主要以昆蟲為食,發現最大的物種甚至能誘捕老鼠和小鳥。
4、絲葉腺毛草
原產於澳大利亞,是小型植物的一個屬。一種具有被動機制的小植物,植物的葉子上覆蓋著細小的毛髮,這會產生一種黏液,粘稠的液體吸引著飛行的昆蟲,當它們降落在葉子上時,它們就會粘在上面。除非它們能夠逃脫,否則昆蟲就會死去。
5、狸藻
它們存在於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無論是陸地類型還是水生類型。使用類似膀胱的誘捕器捕捉獵物,包括蚊子、幼蟲和魚苗,整個活動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
6、捕蟲堇
它們主要分布在美洲、歐洲和亞洲,葉片上發現兩個腺體,輔助了這一獵食機制的形成。第一種叫做近腺體,是一種含有消化酶的物質,在葉表面形成。第二種腺體,這種腺體產生的酶會進一步分解昆蟲的成分。
7、太陽瓶子草
俗稱太陽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它們的葉子呈管狀,裡面有水,這些植物使用類似的陷阱來吸引和殺死獵物,但需要細菌的幫助來消化。這個屬的大多數植物以螞蟻為食,還可以捕獲飛行的昆蟲。
8、瓶子草
該屬約有10種近緣植物,原產於北美,利用氣味、顏色和形狀來吸引獵物,它含有消化酶的液體,一旦昆蟲被捕獲,消化酶使昆蟲開始消化,獵食機制便開始運作。
9、囊泡貉藻
它是分布最廣的植物之一,在歐洲、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都有分布。這種植物以小型水生動物為食,裡面有一層敏感的毛髮,當與獵物接觸時會觸發陷阱。陷阱在20分鐘以內關閉,這時獵物消化開始。
10、洛食蟲鳳梨
它原產於南美洲,它能適應任何環境條件。這種植物用重疊的葉子捕捉獵物,形成一個蓄水杯。儲存在杯子裡的水也會產生一種甜味,它和紫外線一起吸引螞蟻和其他昆蟲。昆蟲一旦進入水中,就會滑入水中,然後植物在酶和細菌的幫助下開始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