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的作文600字
2024-07-31 22:45:10 1
導語:有一個熟悉的名字,叫「文明」。相信「文明」二字對於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然而要做到文明,卻是不易。其實,我們可以從生活小事做起,慢慢的一點一滴的去做,我們也是可以喚作「文明」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關於文明的作文,歡迎大家的文明閱讀!
篇1:文明之花開滿校園
在生活中,我們提倡「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讓點燃聖火的火炬在心靈中傳遞。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既。比如,把沒有蓋好的下水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等,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份文明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裡萌發。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許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分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一個熱情。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許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勢。
忘不了,田徑賽場上快得要飛起來的劉翔,他奮力衝破了不可能的枷鎖、跨越歷史障礙,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可以在男子短跑項目進入前三名的中國人。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塊金燦燦的獎牌,而是中國人在田徑賽場上的突破。
忘不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手槍慢射的賽場上,身背83號的中國隊員許海峰,奇蹟般地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十環,突破了中國在奧運會史上金牌為「零」的紀錄。這是一枚意義深遠的金牌,正是這枚金牌寫下了中國奧運史上嶄新的一頁。
忘不了,在希臘的奧運會中,來自中國的兩朵「黑牡丹」李婷、孫甜甜也將一個中國神話書寫到底。她們一路上過關斬將,出人意料地殺進奧運會網球女雙決賽,並最終戰勝西班牙的選手,首次在奧運會會場上升起了五星紅旗,奏起了中國的國歌。
忘不了,在桌球壇上一直被譽為「世界乒壇皇后」的鄧亞萍,在奪得亞特蘭大第二次奧運會女單冠軍之後,他泣不成聲:「太難了,幾年之後我還能奪得這個冠軍,我付出的太多了。」是啊!除了努力和汗水,鄧亞萍在賽場上還留下了什麼呢?
從許海峰打破零記錄,到翔飛人一跑驚天下……短短20年間,中國體育軍團在奧運會鑄就了一座又一座豐碑,這些閃亮的光點也串成了中國體育最為輝煌的一段奧運史。
但作為一名小學生,我不能像奧運健兒一樣在奧運賽場上為祖國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我要做一個講禮儀、講文明的小學生,也為祖國的奧運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的風尚源遠流長,被世人譽為「禮儀之邦」。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看,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我們每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外表的美和醜,但我們能選擇文明!同學們,我們期待著文明之花開遍我們的校園,開遍我們的祖國大地!
篇2:你讓我讓,文明風尚
「你讓我讓,文明風尚」。這句話聽了之後不由得使人產生一種即親切又溫暖的感覺。的確現在的社會潮流發展變化得很快,許多人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被淘汰。在這個明爭暗鬥的社會裡,到處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許多古老的道德傳統被時代所顛覆,被潮流所衝淡。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原來許多人想的是怎樣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而現在恰恰相反,許多人想的是怎樣把好處留給自己,把困難讓給別人。在這個冷漠的空間裡,人們需要一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溫暖,這樣的社會才算得上是完美的。所以現在的人們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也應該把一些古老的道德觀念發揚光大,否則會造成許多悲劇。
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事有兩件,第一件事發生在北京密雲。那是2004年的正月十五,在北京市密雲縣舉辦了一次花燈會,當時燈會是在一座橋下的空地上舉行,許多慕名而來的遊人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花燈,便都往橋上擠。本來就不大的橋被人們擠得滿滿的,許多人被擠倒了,於是便被後面湧上來的人當成「肉墊」踩死了。當時看到這個消息時,我十分驚訝。同時我也想不通:「難道一場花燈會比那麼多人的性命還重要嗎?當時人們感覺到有人摔倒時為什麼不是避讓開或把人扶起來,而是直直地踩過去呢?如果當時能發揚出互助謙讓的傳統精神,悲劇還會發生嗎?」
而第二件事則發生在一個計程車上。那天一個叫晶晶的女孩晚上考完試坐計程車回家,可到了家門口,晶晶卻因為2元錢和計程車司機吵了起來。他們越吵越兇,大動幹戈,最後打起架來。那個計程車司機一氣之下,竟然用手把晶晶給掐死了。你看,這樣一個花季的生命僅僅因為2元錢而凋謝了。如果他們都能夠忍讓一下,也許結果就截然不同了。我覺得,這些問題在給人們敲響警鐘的同時,也很值得我們的深思。雖然這些事情的的起因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但卻說明了一個本質的問題,那就是:人們太自私,不懂得為別人著想,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小事也可以通過「讓」來解決。有時候,「讓」可以阻止一些大事故的發生。而有時候,可以通過一個人讓不讓來看清他的品格的好壞。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想想看,從一個「讓」字竟然得出了那麼多的道理。這也說明,和諧的社會離不開「讓」字。所以請大家牢牢記住這句話:「你讓我讓,文明風尚」!
篇3:喚醒文明
文明是一個人的靈魂,你的一舉一動都會隨著這個靈魂而碾轉而改變,文明也是一個民族的根,民族的興衰都在這根的牽引下逐漸成長。
我們的祖先是充滿智慧的,雖然他們可能不知道文明的意義,但是他們卻懂得文明的價值,因此倡導了文明、發展了文明。曾經那永不磨滅的文明難道會在我們這一年代就要結束了嗎?但是文明是在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雖然它不會隨意因為你的欲望展現力量,它也不會隨意因為你的險境而出現,但是它一定會在一種地方展示它那無窮的力量——為他人「服務」。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並不需要做得轟轟烈烈,只用平平常常的就可以了。記得在《今日視線》曾報導過,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記者想要見一見這位好心人時,他總是不願露面,更不願意說出自己的姓名,人們便稱他為「活雷鋒」,還親暱地稱他為「關微」先生。通過記者的搜索,終於得知這位「關微」原來是廣東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來,他共捐款72。5萬元。平時都是通過電話確認救助的對象,然後把錢匯過來,唯一的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機,取走幾年來的資助發票。見過他的人都記得,「關微」先生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那「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感動了所有人的內心。
可是,並不是人人都像這位「關微」先生一樣,就從生活中最容易看到的事——坐BRT公交車說起。上車時,一位老爺爺正要上車,突然兩位小朋友衝了過來,不僅不小心撞倒了老爺爺,還衝到了車上的唯有的兩個座位前坐下。路人趕緊扶起這位被撞倒的老爺爺,扶著進公交車。然而,這兩個「小壞蛋」不僅不知羞恥,看見老爺爺連讓個位置的想法都沒有,還取笑老爺爺走路時像烏龜,因為走得慢,所以連個位置都沒有「搶」到。老爺爺並沒有太大的不肖,卻一臉無奈地站在一旁。這兩個「小壞蛋」的「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到了周邊的人,還玷汙了少先隊員那純潔的形象。
文明不僅僅是高尚的品德、無私的奉獻,而是禮貌的詮釋、是個人教養的體現。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文明」,它藏在人的內心深處。但是人們卻不懂得合理地去運用它,有的人把它發揮在效國安邦、為他人服務的方面上、有的人卻把它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從來都是不聞不顧、有的人竟用它來「幫助自己」唱著文明的名號來幹許多無恥、卑鄙的不良壞事。從而遺忘了,文明本身的意義,只是利用了文明的價值做盡為了自己而不停地「努力」的壞事。但是,也有少數人明白文明那純真、美好的活力,並用它來完成為他人服務、為他人而努力的好事。沉睡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文明……
喚醒它吧!自己內心深處那純真的心、喚醒它吧!自己內心深處從祖先繼承下來的永不磨滅的靈魂、喚醒它吧!屬於自己真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