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排名,霧霾不會導致不孕減壽
2024-07-08 04:34:45 1
恐怕很多人有所了解,很大。而且的原因多種,人們能做的只有防護和補救。而且關於霧霾有很多謠言,誇大或者沒有認清霧霾的危害。下面為你公布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排名。
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排名
1、微距鏡頭中霧霾是細小顆粒
網傳視頻用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顯示出北京霧霾。視頻中,一些細小顆粒四處飄散著,看著確實有點嚇人。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口罩一定要戴起來,也有網友評論,「這樣的空氣吸進去要死人」。視頻獲得了近萬轉發。
真相:形成霧霾的霧滴、細顆粒物都是肉眼無法看到的,需要藉助顯微鏡儀器。視頻所見只是灰塵而已。
2、汽車尾氣比空氣乾淨10倍
一段來自某汽車網站的視頻中,在空氣重汙染天,一位戴著防毒面具的人,把空氣品質檢測儀伸到了一輛小汽車的尾氣排放管口,PM2.5讀數從接近500降到了48。得出結論:汽車尾氣比霧霾天的空氣要乾淨10倍。
真相:汽車尾氣對PM2.5的大部分貢獻是間接產生的,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物質,這些氣體不會反映在測量PM2.5的空氣品質測試儀中。但是這些氣體既是產生PM2.5的「原材料」,也是 「催化劑」。在北京本地汙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汙染物對PM2.5的貢獻是31.1%,在非採暖季要佔到40%。二次轉化生成的有機物、硝酸鹽、硫酸鹽和銨鹽,累計佔PM2.5的70%。
3、因霾裡有硫酸銨才發紅色預警
一則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消息稱,「內部說這次霧霾裡主要是含硫酸銨,本來不到紅色預警的程度,但因為存在硫酸銨所以才到這個級別。提醒孩子們都不要出門。家裡淨化器長時間開啟,多喝水。原來倫敦有次硫酸銨超標,有好多人沒有防護而死亡。」
真相: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規定,紅色預警為預測連續4天及以上出現重度汙染,其中2天達到嚴重汙染;或單日空氣品質指數(AQI)達到500。硫酸銨不是發布紅色預警的標準。
去年11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指出,中國霧霾在酸鹼度上呈現中性。
中國霧霾的中性酸鹼度儘管並不意味著中國霧霾沒有傷害,但不具有倫敦的酸性大霧那樣強烈的急性毒性。硫酸銨急性毒性不大,倫敦霧致命元兇為高濃度二氧化硫。
4、 風電站、防護林擋風致霧霾
有人認為,內蒙古建設了大量風電站偷走北京大風,三北防護林使北方風力衰減,導致霧霾無法被吹散。
真相:風碰到障礙物繞流是可以恢復的,局部風力發電或局部防護林不會對距離較遠的下遊風力造成影響,霧、霾形成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地面汙染物碰上大氣靜穩條件。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顯示,風電場或防護林與霧霾的形成有因果關係。
5、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汙染」
據傳,內蒙古鄂爾多斯地下發現大規模鈾煤資源,通過燃燒,煤炭中的鈾進入到空氣中,這是目前國內大範圍霧霾的原因。
真相:霧霾難散主要影響因素為氣象條件。鈾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而電廠對排放物都會進行除塵、脫硫脫硝,就是真的有,也應該是留在燃燒殘渣裡,進入空氣中是很微量的。
6、「煤改氣」加劇北京空氣汙染
一篇《天然氣鍋爐排煙是加劇京城灰霾天氣的重要原因》的文章表示,天然氣鍋爐排煙是造成北京地區「豐富水汽」的主要來源,是加劇灰霾空氣的「幫兇」。
真相: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表示,按照我國當前天然氣消耗計算,每年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氣態水在3億噸左右,假如全部轉化成液態水,平攤在全國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厚度連0.1毫米/年都不到,影響微乎其微。
7、北京空氣品質在逐步惡化
有人認為,北京的空氣品質不是在好轉而是在惡化。
真相:根據環境保護部監測數據,截至去年12月27日,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比2013年下降20%。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北京空氣汙染治理歷程:1998-2013年》評估報告顯示:1998至2013年,北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 的年均濃度分別顯著下降了78%、24%和43%,15年間北京的空氣品質得到了持續改善。
8、霧霾只能等風來應急措施沒用
有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霧霾只能等風來,重汙染期間花費這麼大力氣實施的各項措施,也沒發揮作用把霧霾趕走。
真相:重汙染應急的作用是通過一定的應急減排措施,儘可能地減少汙染物排放,降低汙染物累積程度。經專業測算,今年紅警期間,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比不採取措施,PM2.5降低了23%左右,其他汙染物平均降低了30%左右。
9、北京空氣含抗生素耐藥性細菌
2016年11月23日,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四位學者在研究中提到,「從北京霧霾中檢測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隨後國內部分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等文章。
真相:北京衛計委稱,細菌耐藥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概念,耐藥性的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的增強。專家稱霧霾與耐藥菌無必然的因果聯繫。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是由於進化選擇和抗生素等誘導選擇引起,並非由霧霾引起。霧霾中的危害因子主要為化學汙染物,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存在不利影響,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風險很小。
10、北京肺癌發病率遠高於全國
網上流傳:北京肺癌發病率遠高於全國,呈現年輕化趨勢,空氣汙染是元兇?霧霾會讓鮮肺六天變黑肺?吸一天霧霾就可能導致偏癱?霧霾會導致不孕不育?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
真相:2011年北京市肺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23.53/10萬,而全國最新肺癌標準化發病率為25.35/10萬。北京市2011年肺癌發病中位年齡為71歲,相對於2002年肺癌發病中位年齡69歲增長了2歲,可見北京市肺癌發病並沒有年輕化趨勢。
其他如「80個PM2.5 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吸一天霧霾就可能導致偏癱,霧霾會導致不孕不育,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等傳言,無科學根據,已被權威機構證實為謠言。
推薦閱讀:
聲明:《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排名,霧霾不會導致不孕減壽》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天高地厚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