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是龍嗎?燭龍跟應龍哪個厲害(人臉蛇身的山神)
2024-06-26 08:49:55
導語: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動物地位十分重要的應該就是龍了,關於龍的傳說和龍文化十分豐富,龍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神異動物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神話故事中最有名的就數實力不相上下的兩條龍:應龍和祖龍。關於燭龍的形象歷來有很多爭議,還有人說燭龍不是真正的龍。那麼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一一揭秘吧!
燭龍
燭龍又叫燭陰,亦寫作逴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長千裡,也是章尾山神。
「燭」字的本義最初可能就是指大火或龍星, 「燭」繁體「燭」,從火從蜀, 會意兼形聲。
燭龍是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 身長千裡, 其光芒能照耀北極的陰暗。睜開眼就為白晝, 閉上眼則為夜晚, 吹氣為冬天, 呼氣為夏天, 能呼風喚雨。《山海經》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 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燭龍跟應龍哪個厲害
燭龍有兩個說法,第一種是和盤古同時誕生的存在,第二種說法是盤古死後陽根所化。
無論哪一種說法,燭龍都是龍族的始祖。天地間獨此一條,古語燭照九陰,意思是他一睜眼,天就亮,眼一閉,天就黑。
而應龍,《述異記》卷上:「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成為應龍後才有資格跟隨燭龍。
神話記載中,燭龍身化不周山天柱,可見其實力,而關於應龍的記載,最有名的就是軒轅帝斬蚩尤的時候,軒轅帝請來的神仙之一,二者相比,肯定是燭龍更為強大高貴。龍在我國神話裡地位非常的高,從古代《山海經》到現代的各種網絡神話小說裡都有龍的影子,而且都將龍視作一種實力強悍,神通廣大的生物。
關於燭龍的蒼龍星宿說
先秦兩漢之書言燭龍,皆本自《山海經》,故稽考燭龍神話的來歷,需從《山海經》入手,縱觀《山海經》關於燭龍的敘述,其要點有三:第一,燭龍的方位。第二,燭龍之形象。第三,燭龍之神異。
那麼,這種身形蜿蜒如蛇、體長千裡、燭然如火、呼吸吐吶關乎時序並且以「龍」為名的神異之物,所象徵的究竟是何種自然現象呢?只要對於華夏上古大火紀時的習俗有所了解,就不難由此聯想到天上的龍,即逶迤於天際的蒼龍星象。
不同季節的龍星星象皆在《山海經》中留下清晰可辨的印記,夔龍為春天之升龍,應龍為夏天之飛龍,燭龍為秋天之降龍,相柳為冬天之潛龍,《山海經》對於蒼龍星象在每個季節和方位的星象形態和授時功用皆有生動的寫照,全面而系統地反映了原始的龍星紀時習俗,為華夏上古天文學和曆法歲時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一條足供參證的史料,也為證明《山海經》與上古天文曆法的關係提供了有一條有力的證據。
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名的龍
1、應龍
應龍殺蚩尤、大禹治洪水時應龍以尾劃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應龍是黃帝手下的神龍,據說當年黃帝和蚩尤打仗,蚩尤請風伯、雨師來助陣。黃帝的軍隊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士兵被傾盆大雨澆得暈頭轉向,黃帝軍隊大敗而歸,黃帝請出應龍助戰,兩軍正在廝殺之時,風伯、雨師又站立雲端使用妖術,颳起狂風,降下暴雨。這時,應龍化作一條巨大的飛龍,展開雙翼在烏雲中昂頭擺尾,張開門扇似的大口,將那傾盆暴雨吸入口中。風伯和雨師見一條巨龍將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術,大風將巨龍颳得搖搖欲墜,難以在雲端停立,大雨又似江河決口,使巨龍難以盡收。應龍與風伯、雨師相持一個時辰,漸漸支撐不住。
這時幸好黃帝的女兒,女魃及時感到,狂風暴雨立即風息雨停,原來女魃乃是天上的旱神,有驅風趕雨之術,蚩尤的軍隊在沒了風伯雨師的幫助下大敗,應龍也乘機將蚩尤殺死。
黃帝雖然勝利了,但女魃和應龍卻經此一戰,法力消耗過大,再也無力升天,後來女魃隱居在北方,所以北方乾旱少雨,應龍蟄居在南方的山澤裡,所以南方潮溼多雨。
蟄居南方,應龍整日無事。時光流逝,鬥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泛濫,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劃地,劃出江河,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2、祖龍
祖龍,混沌中孕育出的神獸,爭霸天下,屠戮異族。
祖龍在古代神話書籍中並無過多記載,倒是在史書中常用來指秦始皇,應該是興起於近代洪荒類小說。據說盤古開天闢地後,四大混沌元素漸漸的演變成金木水火土五種始元素。在演變過程中,四大混沌元素互相融合,如混沌孕育盤古一樣孕育出三位混沌神獸:祖龍、元鳳、始麒麟。三大混沌神獸各自繁衍生命,祖龍誕生出統領鱗甲類生物、執掌海洋的龍族;元鳳誕生出統領飛禽、執掌天空的鳳凰族;始麒麟誕生統領走獸、執掌大地的麒麟族。於是迎來了三族共同統治洪荒的時代。但隨著族中成員的增加,大地資源有限,三族開始出現種種矛盾,三族開始爭鬥。
龍族依仗天生強橫的肉身,無懼普通攻擊,立於不敗之地,而鳳凰族則依靠天賦重生能力苦苦支撐,麒麟一族雖然沒什麼特殊的能力,但繁衍迅速,也可以勉強維持。但是時間久了,龍族慢慢處於頹勢,因為龍族繁衍能力太弱,戰爭傷亡慘重,加之鳳凰和麒麟聯合,龍族在數量上處於下風,於是龍族首領祖龍決定殊死一搏,發動了最後一次大戰,這一戰打的天昏地暗,異常慘烈,最後紛紛隕落,戰鬥也波及甚廣,洪荒世界被嚴重破壞,生靈十不存一,各種上古神獸消亡。
這段時期,因道教元始天尊年號稱為龍漢,故稱龍漢大劫,龍漢大劫後,祖龍殺伐太兇、業力太深,以至於自身氣運盡喪,被囚禁在崑崙山下的龍泉洞內,永世不得翻身,然後來龍頷下的龍珠遁入虛無,無數個無量量劫之後化身為大秦始皇帝嬴政。
結語:看完上述小編為大家揭秘的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燭龍,以及燭龍跟應龍誰更厲害,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