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給的玉佩
2024-10-14 00:39:10
李家村的阿玲,一個月前嫁到十裡地外的王家灣,王家灣背靠青山,三面環水。
這天晚飯後,阿玲的丈夫李海波從外面喝酒回來,小兩口因為一點小事拌了嘴,阿玲一氣之下出了門,負氣要回娘家。
阿玲拎著一個花布包袱就衝入了夜色之中,留下醉醺醺的丈夫倒頭睡下。
阿玲氣呼呼地踏上了回娘家的道路,她沿著河岸邊的道路而行。
此時,月上中天,亮如白晝。阿玲大步而行,忽然看見不遠處一個人影,那人影在前面不緊不慢地走著,似乎和她同路。
阿玲負氣出門,一個人走夜路回娘家多少有些膽怯,此時忽然碰到一個同行的人,假如能結伴走上一段路,想必會減少一點恐懼。
這樣想著,阿玲不由加快腳步,想追上去。可是她快那人也快,她慢那人也慢。
阿玲不由急了,乾脆衝那人喊了一嗓子:「喂,請等一等!」
那人腳步一頓,停了下來,原地等候。
阿玲緊走幾步,終於來到那人的跟前,這才看清是一位老婦。
老婦手裡拄著一根拐杖,拐杖上面記著一枚玉佩,慘白的月光映照著老婦的臉,顯得有些滄桑,布滿風塵之色,仿佛她已經走了很長時間的路,臉上似乎蒙著一層隱約的灰塵。
阿玲是個直率的人,自報了姓名,提出和老婦同行一段,老婦垂著眼睛,沒吭氣,阿玲似乎看見她點了點頭。
二人一起沿著河岸繼續前行,有人作伴,今夜的道路似乎也格外地寬敞一些,腳下的堅硬的泥土道路泛著幽幽的白光。
老婦有些不苟言笑,一路並不說話,臉上毫無表情,阿玲注意到,老婦的個子不高,臉龐消瘦,右嘴角長有一顆小小的黑痣。
二人走了很久後,老婦忽然坐下,阿玲猜想她定是累了,便一同坐下,看著老婦在那裡摩挲那枚玉佩。
見阿玲盯著她的玉佩看,老婦忽然將玉佩解下,遞向阿玲。
阿玲接過,拿在手裡摩挲,只覺得觸手冰涼,似乎透著徹骨的寒意,好像剛從泥土裡刨出一半,甚至還散發著一股泥土的氣息。
由於晚飯時喝多了湯,阿玲忽然有些尿急,提出讓老婦等她一下,她自己要去附近方便一下。臨走時,阿玲連忙將玉佩遞還老婦。
路的右手邊是河溝,左手邊就是茂密的灌木叢。阿玲鑽進了黑黝黝的灌木叢中。
片刻後出來,忽然發現老婦不見了,阿玲舉目四望,只見道路上空蕩蕩的,只有一枚玉佩在原地放著,在月光下泛著幽幽的綠光。
阿玲猜想老婦可能也去灌木叢方便了,當下便彎腰撿起玉佩,坐在路邊,耐心地等待老婦回來。
這一坐就犯了困,阿玲不知不覺間就睡著了。等她再次睜開眼睛時,村裡的雞鳴聲正此起彼伏。
阿玲驚訝地發現,自己並沒有走遠,回望村口,但見丈夫正遙遙地向自己跑來。
原來,昨夜李海波酒後睏乏,也是一覺睡到天亮,醒來時見妻子失蹤,這才想起昨晚和妻子拌嘴,阿玲負氣出走一事。
唯恐妻子出事,李海波連忙跑出家門,沿路尋找而來。原創作者郝麗君。
二人相見,各自早已消了氣。看見阿玲在路邊睡了一夜,李海波不由心疼不已。
二人攜手回家,阿玲將自己昨夜遇到老婦一事說了,又描述了老婦的外貌,並將老婦留下的玉佩遞給丈夫,丈夫看了,不由大吃一驚。
原來,那老婦正是他兩月之前剛剛去世的姑姑,姑姑生前就想將這枚玉佩送給未進門的侄媳婦,怎奈沒有見著面就去世了。
而今姑姑離開人世,一定是她在天有靈,依然心系晚輩,這才在夜晚相贈玉佩,並照顧離家出走的阿玲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