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明的坐標
2024-10-07 09:31:10 1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我們感受到了社會文明的幸福,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是戰爭時期多於和平時期,貧困時期多於富裕時期。今天我們趕上了富裕時期,我們的文化從文字出現算起,有五千年的歷史,這五千年歷史中,我們每個時代都有標誌性的器物,比如商周的青銅器、泰代的兵馬俑、漢代的玉、唐代的唐三彩、宋瓷宋畫、元青花、明清官窯瓷器等,這些都給我們一個提示,提示中國燦爛的文化曾經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我們對於文化的尊重,已經到了一個社會的高度,現在經常舉辦大規模的文化活動,這在以前是不可以想像的。
當我們認識到尊重文化的重要性時,必須回顧那些沉痛的歷史。上世紀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時,大肆地破壞文物的現象,老人們今天想起來仍覺得非常可惜。但我們今天依然沒有把保護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亂拆和強拆文物還很普遍,潛意識裡覺得破壞文物是無所謂的事,一點可惜都沒有。因為我們沒有強烈地去保護我們的文物,沒有很自覺地去抵禦客觀條件對文物的侵蝕,所以我們的城鄉各地就變成如今的樣子。
如今,全國各地的形勢當然是一遍大好,交通也很發達,但如果把路牌捂住,把你空降下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因為地域的文化符號已經絕跡了。北京人或者是去過北京的人很清楚,東便門和西便門,本是平民走的,要進入北京城,所有的人都要在此排隊,人多時要排上一個多星期,因為這兩個門是平民進入北京城的標誌,所以,至今這兩個門仍窩在那裡。現在東便門與西便門之間「殘桓斷壁」周圍的空地,已被開發商開發成「皇城根城牆遺址公園」公園裡立了一塊石碑,碑上有一段高功頌德的話,說這遺址公園有多麼多麼好。每當我想到此,就非常氣憤,如果叫我植某人來寫碑文,我一定這樣寫:北京城曾經是一座怎樣的古城,有多少堅固的城牆,這些城牆最後保留到什麼時候,因為年輕這一代人無知,所以很多堅固的城牆被拆掉了,一個偶然的因素,拆剩下這一段「殘垣斷壁」,作為對堅固城牆的懷念!希望我們以此為戒,謹記北京古城的歷史。
今天我們談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深知社會文明的坐標,社會文明的坐標不是空泛的,它是由歷史文物來作標誌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物作標誌,來標明文明曾經達到過怎樣的高度。這個高度,第一是文化的高度,第二是藝術的高度,第三是科技的高度。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想文化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一生中有很多樂趣,追求文化科學知識是一大樂趣,追求純真的愛情是一大樂趣,對於物質的追求也是一大樂趣,但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就會覺得,追求文化科學知識的樂趣是永恆的。
繼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構建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