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吃冷食、插柳的來歷 寒食節三天不生火做飯嗎
2024-10-18 18:16:10
寒食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節日,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國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節日,代表了我國不同的文化傳統,寓意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寒食節作為其中一個,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寒冷的食物,那麼這樣的來歷是什麼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寒食節吃冷食、插柳的來歷
寒食節並不是一個現代的節日,而是一個經歷了悠久歷史的節日,一般認為寒食節的來歷是紀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曾追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備嘗艱難險阻,曾有「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為晉文公重耳盡了犬馬之勞。寒食節吃冷食是晉文公重耳下令設定紀念介子推的行為,設定這一天為寒食節,也是希望後人可以記住介子推,學習介子推的高尚品質。
寒食節三天不生火做飯嗎
現在有說法認為寒食節前後三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最開始的時候是這樣規定的,是晉文公為了在介子推去世後,改綿山為介山,立廟祭祀,在寒食節,人們會製作各種寒食食品,如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等等,作為貢品祭祀,柳枝是寒食節的象徵之物,人們會在屋前懸掛,表達紀念介子推的意思,沒有必要三天一點飯不吃,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或者保留一天或者一頓不吃熱飯即可。
寒食節祭祀的要求
寒食節跟清明節是不同的,也有祭祀的傳統,但是掃墓祭祀並不是隨便的,還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注意這點。一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乾淨然後才是祭祀。由於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後順序儘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後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強調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在掃墓時保證內心的尊重,不要嬉笑打鬧,是我們應該做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