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文化復興網遊成核心傳播載體
2024-10-18 19:56:10
2011年起,武俠題材網遊作品井噴,據不完全統計,2011-2012年間,已經上市或放出消息的知名武俠網遊作品數量超過了30款,蝸牛旗下《九陰真經》一經推出就表現出強勁的勢頭,成為國內各大網遊企業的重點研究對象。除此之外,玩家對《劍靈》、《笑傲江湖》等研發中作品也表示出了較高的關注度。網遊也成為中國武俠文化復興的優勢陣地。
在武俠題材網遊關注度升溫的同時,原創網遊企業也理所當然地擔負起了中國武俠文化傳承的重任。以蝸牛公司為代表的國內原創網遊企業立足產品本身,不僅為玩家重現了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還以全國範圍內的多樣化活動將武俠精神帶入人們的生活中。
2011-2012年間上市或即將推出的部分武俠類網遊作品
網遊扛起武俠文化復興大旗
早期武俠文化大都來源於文學作品,金庸、古龍、梁羽生……大家輩出的年代也造就了無數的經典作品。而潛藏在這些文學作品中的武俠文化也以遊戲、電視劇、電影的形式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裡。甚至有人將中國四大傳統文化歸為:「武俠」、「儒」、「道」、「禪」。
隨著幾位武俠大家的封筆,該類文學作品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網絡文學盛行、全民寫作的大潮之下,罕有優秀武俠作品問世,取而代之的是修仙、玄幻、都市言情類的小說。而紅極一時的武俠文化也隨著武俠類文學作品的沒落而沒落。在某網絡文學網站排行榜上,已經很難找到武俠題材的作品。
圖註:起點中文網近2周強推榜上都沒有武俠類型文學作品。
無獨有偶,武俠題材的電視電影類作品也進入低產出期,近年來,除了一些經典劇目的重拍,在電視上幾乎見不到武俠類作品。根據廣電總局最新公布數據,2012年5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申報公示的劇目共156部、4620集,其中沒有一部武俠題材作品。這一現實也與八十、九十年代武俠劇熱播萬人空巷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網遊領域,武俠一直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也成為現階段所有文化業態中最適合武俠文化繁衍的土壤。從早期《金庸群俠傳》的眾人皆知,到《傳奇》系列締造盛大神話;從《劍俠情緣》帶金山走入東南亞,到《徵途》助巨人異軍突起……拋開過去的輝煌,武俠題材網遊在今天仍是玩家關注度最高的。在6月某網站新網遊期待榜前十名中,武俠類型的網遊佔據了3個席位,遠超其它任何一種類型所佔數量。值得一提的是遊戲蝸牛旗下《九陰真經》,儘管該遊戲2012年6月6日已進入內測期,但在玩家期待榜中仍以13萬的票數穩居高位。截至目前,該遊戲在玩家期待榜單中從還未跌出過前十。
一位資深網遊玩家認為,武俠類網遊是最能代表中國特色和中國文化的作品。「在市場上充斥著韓國『泡菜』與歐美魔幻風格的網遊產品時,國產武俠類作品更貼近玩家的口味。從早期的單機武俠《金庸群俠傳》,到之前流行的《天龍八部》,再到現在最火的《九陰真經》,我都玩過。」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近推出的眾多武俠作品中,《九陰真經》是最能代表中國武俠文化的作品,除了精美的畫面和豐富的玩法之外,最重要的是遊戲中滲透著最純正的中國武俠精神。在遊戲中,你就是重義輕利、懲惡揚善的大俠,不需要打鬥,即便是修煉內功、調配草藥也透露著『俠』味。而這也正詮釋了蝸牛公司與《九陰真經》所推崇的「真武俠」概念。
網遊圓你一個「武俠夢」
作為華人界的一種流行文化,「武俠」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說,在每個華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俠客夢。單看「武」,更多的是指單純的用招術、用兵器互相格鬥。但與「俠」聯繫在一起,它就成為了一種倫理和文化,上升為一種精神。今天,武俠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俠」擁有著寬泛的延伸,在歷史上新舊交替的時代,武俠是幻想救國的出路之一,也成了自古文人的共同喜好。在今天,「武」所代表的功夫、招式依然為人們廣為神往,而「俠」則更多地反映出了愛好者個體的價值觀。
《九陰真經》用虛擬世界來詮釋武俠文文化,為玩家締造了一個純正的「江湖」,開放式的情節設計讓玩家擁有更多選擇和奇遇;上千種武學讓玩家徹底感受中國武術文化的魅力;無等級、無職業讓玩家擺脫了傳統網遊的束縛,隨心所欲做自己的俠客。不僅如此,該遊戲還將「武俠江湖」徹底融入到遊戲中的生活部分,對中國傳統武俠文化進行了最完整的體現。
「真武俠」走近生活
除了營造虛擬江湖世界,蝸牛公司還將武俠文化以電子競技的形式帶入了人們的生活中。武林大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告訴記者,「之前網遊公司舉辦的競技活動獎金通常在1萬至10萬之間。而代表電子競技最高水準的WCG賽事獎金也在十萬元左右,遊戲蝸牛此次在全國範圍內舉辦的《九陰真經》武林大會全國擂臺賽(NAC),最終冠軍獎金達到了100萬。」
據記者了解,武林大會將走向北京、南京、杭州、武漢、濟南、西安、上海、成都、廣州九個城市,經過層層選拔的優勝選手將齊聚華山,參與代表《九陰真經》最高武術境界的「華山論劍」。目前,北京賽區的角逐已經結束,前三名高手也已悉數出爐。在活動舉行期間,引發了當地玩家與武俠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專家分析,武林大會之所以能夠在各大賽區掀起極大的關注度,除了電競的形式和高額的獎金外,武俠元素與武俠精神是眾人關注的核心。調查顯示,對武俠題材文化產品感興趣的受眾數量依然龐大,近年來,武俠題材精品匱乏,使得大量關注者流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轉投其它領域關注者依然是武俠文化的潛在受眾,當有優秀作品出現時,這些愛好者仍然會回歸武俠陣營。
一位參與《九陰真經》武林大會全國擂臺賽(NAC),網路ID名為楚憐的美女玩家將蝸牛公司締造的虛擬武俠世界看作是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把虛擬世界看成是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另一個世界,在那個虛擬的世界中,也有一個相同的自己。希望每個虛擬世界中的人都和現實生活中一樣,真誠的對待別人。」這位玩家還表示,武俠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特有現象,對於華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喜愛中國古典文化,喜歡做俠女的感覺。」這是楚憐喜愛《九陰真經》的最重要理由,也是廣大九陰玩家共通的心聲。
據武林大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九陰真經》武林大會全國擂臺賽(NAC)還將逐一走進全國八個城市,以網遊這種互動性較強的形式將武俠文化播撒到全國各地,圓所有玩家和愛好者一個武俠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