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馬踏飛燕的作文
2024-10-19 14:58:11
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一匹千裡馬正在疾馳飛奔,它體態健美,昂首揚尾,張口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下踏著一隻飛鳥。是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描寫馬踏飛燕的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描寫馬踏飛燕的作文一
「哈哈哈」森林裡爆發出笑聲。
咦?這是怎麼了?
哦,原來是動物們舉行賽跑呢,大家在嘲笑一匹俊馬,燕子一臉鄙夷地說:「據說你祖宗是千裡馬,你真是給馬祖宗丟臉,什麼千裡馬,原來也不過是浪圖虛名,祖宗八代個個膿包而已。」駿馬聽了,憤怒地說:「我會用事實證明我不是草包,你等著瞧!」說完他 憤怒地離開了。
駿馬走了以後,動物們唏噓不已,虎大王說:「駿馬是個守信用的孩子,他不會半途而廢的。只有在下次賽跑才可以知曉。」
時間像沙漏裡的沙子快速流淌,仿佛在這一瞬間,比賽時間到了。比賽時,觀眾席上人山人海。此時,燕子和駿馬都自信滿滿地等著裁判一聲令下開始賽跑,只聽「砰」駿馬與燕子像閃電一樣快他們的速度不分上下,誰也不讓誰……眼看燕子即將飛到終點,駿馬不甘落後,縱身一躍,踏在燕子的背上,直衝終點,觀眾們目瞪口呆。裁判宣布駿馬贏了時,才回過神。觀眾詫異的發現,燕子居然毫髮未損,他們情不自禁地說:「駿馬好厲害!」
美術家變色龍從剛才的比賽有了靈感,畫了一幅馬踏飛燕的珍品。
描寫馬踏飛燕的作文二
馬踏飛燕又稱馬超龍雀和銅奔馬,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釐米,是我國一級保護文物。
它外觀十分精緻,四蹄離地,腳踩一隻鷹,頭上還繫著一束纓,尾巴飛了起來,一看就像疾奔中的一匹馬。我仿佛聽到了它的嘶鳴,也仿佛聽到了戰場上的刀槍的碰撞聲,仿佛又聽到了人們的慘叫聲,火藥的爆炸聲。
觸摸上去十分的光滑,圓滑。這個馬踏飛燕仿佛讓我聞到了戰場上的硝煙味,戰場上的血腥味,如果靠近這匹馬,說不定還能聞到它的汗臭味呢!
它的尾巴就像一支離弦之箭。它的耳朵仿佛在聽什麼似的。也許它聽到了風聲,也許它聽到了主人的呼喊聲,也許它聽到了人們呼喊救命,正趕著救人呢!
它是以汗血寶馬為原形製造的,做工十分精緻,所以才能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它的脖子上有一挫鬃毛,就像真的一樣。
它的重心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它才可以站穩。我估計,它已經價值連城了吧!它的做工十分精湛,很逼真。體形勻稱,膘肥身健,實在堪稱完美。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騎著它,到處遊玩,去長城、去母親河——黃河,去五嶽之首——泰山,去日本富士山。最好去未來看一下我,去過去回望一下歷史。
其實我十分佩服東漢製造馬踏飛燕的人,他們那時的科技那麼落後,還能做出這樣精緻的藝術品,我也不希望有人會模仿馬踏飛燕,製作出山寨版的馬踏飛燕。
描寫馬踏飛燕的作文三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形象矯健俊美,別有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布希總統來華訪問,國家主席江澤民將原大仿製24K鍍金青銅仿製品「馬踏飛燕」作為國禮贈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東漢銅奔馬,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高34.5釐米,作疾速奔馳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既表現其高度的浪漫主義意境,又穩定了銅馬俑本身的重心,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中無與倫比的珍品。但是,對於其名稱長期以來卻有著較大的爭議,據云當時被定名為「馬踏飛燕」,也有學者引經據典,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在古代,武威銅馬足下的飛燕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這種造型讓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銅馬應直截了當取名為「燕騮」或「飛燕騮」,此名恰合古意,最為雅致貼切。最後可能因為眾說紛壇,無奈之下取名為「銅奔馬」。「銅奔馬」一名雖然簡明扼要,但有馬無燕,未愜人意。年初,為了加強我國珍貴文物出境展覽的管理,切實保證文物的安全,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64件(組)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出。銅奔馬即「馬踏飛燕」便是這其中的一件。
一個公認的結論,然而,不管最終採用哪個名稱,這具銅馬俑終將是「中國古代藝術作品的高峰」,相信這一點是沒有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