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已滅絕物種,人類應不應該如此?這三項研究的結果足夠說明
2024-03-26 16:32:07 1
影片《侏羅紀公園》的許多劇情都讓人感觸頗深。恐龍本來在地球上獨佔鰲頭,但因為一次偶然的到來,恐龍在生物界中完全銷聲匿跡了,時至今日,關於恐龍絕滅的問題還是個懸而未決的謎。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我們極可能正在經歷第6次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人類活動使數量龐大的生物不能在安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下去,要想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只有另闢蹊徑。
部分意見認為同類措施不僅使已經絕滅的物種得以復活,而且還可能導致一系列倫理問題的產生,必須遵守「物競天擇」這一自然法則。
因此,科學家必須要給人們說明滅絕物種復活方案的實質,實際上就是希望通過克隆技術來培育出功能上同原始滅絕物種有可替代性,並沒有幫助創造完全相同的個體。而從相關的理論來看,要實現滅絕物種復活計劃,必須要有三種主要的技術支持。
第二是克隆技術。自從有了小羊多莉以來,這個話題一直備受爭議。科學家們相信這一技術復活效果最好,條件是要有經過證實的滅絕物種的基因。
還有就是基因工程。人類對現代科學的最大發現和對最新技術的概括——藉助基因編輯工具幫助已經滅絕物種的復活——成了最為保守的手段。
據科學家們分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病毒肆虐的大背景下,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生物陷入生存危機之中,而人類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也不得不面對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