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起源和來歷:周王封炎帝後裔於申國(子孫以國為姓)
2024-03-30 18:08:06 4
申姓是最為常見的一個中華姓氏,全國的申姓總人口可達180萬,主要有兩大起源,一是源自姜姓,炎帝因出生薑水而得姓為姜,後來他的周朝子孫呂被封於申國,子孫以國為姓。二是源自各種少數民族漢化改姓,比如高麗國的將軍申崇謙就是申姓始祖之一。
申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姜姓
漢族的申姓基本上都源自姜姓,是炎帝的後裔,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炎帝神農氏出生於姜水,所以他就以姜為姓,子孫傳到周王朝的時候就出了一位叫做姜呂的人,因為周朝初期才創立,想要紀念先賢功績,於是周武王就分封了大批的先賢后裔,其中姜呂就被封於申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最終建立了申國,而子孫也就以國為姓。
2. 源自少數民族改姓
與一樣,申姓中也有大部分源自少數民族改姓,最典型的就是蒙古族的申姓,主要有兩大源流:
一是因為漢化而改姓為申的氏族,比如沈谷氏、徹穆袞氏等都改為了沈姓和諧音的申姓。
二是源自元順帝的後裔,據說當時元順帝的胞叔漢姓為「日璟」,人稱老日公,原本是朝廷重臣,但是後來受到奸臣誣告,皇帝下令滿門抄斬,這時有人秘密通報日璟,他就緊急召集了十八個兒子準備逃走,但官兵已經快到家門口了,這時日璟的老母親就急中生智,用刀在「日」上劃了一刀,告訴軍隊這裡是「申家」,不是「日家」,為十八個孩子贏得了逃跑的時間。
而當時日璟為了日後尋親方便,就將飯鍋摔成了十八片,一個兒子拿了一片,後來逃亡多年後返鄉,只差一片鍋片,而據說那一片就是小兒子手中的,他因為年少記憶模糊而改為了田姓,而他正好就是逃到了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