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壓歲錢包的不是錢 除夕和初一給的不同 (闢邪物品)
2024-03-11 01:05:16 2
在古代的所發的壓歲錢包的並不是錢,而是用於避邪的物品,只是和錢幣較為相似。在每年的春節都是非常令人期盼的日子,闔家團圓也有著眾多的儀式感,壓歲錢則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春節節目,但是在全國各地的壓歲錢都會有一些差別,在古代壓歲錢更是有所講究,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壓歲錢也是有所區別的。壓歲錢的意義
據說在漢朝時代就已經有了壓歲錢,並且還有一個奇怪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妖怪,除夕夜會禍害小孩子,使小孩子變傻,家人為了保護孩子,除夕會陪著孩子一起,並且會用紅布包銅板放在枕頭上,等妖怪來了之後就會被紅包裡面的金光給打跑,孩子就不會受到傷害。其實壓歲錢在古代的寓意和現在差異是比較大的,現在已經沒有了封建迷信,多數都是比較勵志向上的表達,恭喜發財等寓意。
其實在古代的壓歲錢裡面包的並不是錢,漢代出土的壓歲錢,紅包裡面根本就不是銅錢或者是銀子,而是一種比較像錢幣的闢邪物品,上面都是一些闢邪的字和動物的圖案,直到宋朝壓歲錢才得到了進一步變化,包的都是真金白銀,也寓意著恭賀新春。
在宋朝皇帝還會給朝臣發壓歲錢,真正大年初一發壓歲錢則是流行於明清時代,主要也是因為在這個朝代之中是屬於經濟較為發達的,封建王朝時代,有錢人也非常的多,開始互相攀比,明清時代的時候壓歲錢基本全都是包的真實的貨幣。
現在和古代已經有所不同,隨著時代的進步之後發現之前已經不再是用於驅邪,而是代表著祝福,金額方面根據家庭情況的不同也會有一些差異。壓歲錢的主要寓意還都是長輩給晚輩的春節禮物成為了一種禮節,不論數額到底多少,都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因此不要去攀比,只要祝福到了就已經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