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3最新一期怎麼還沒播(青春有你3遭停播)
2023-07-26 13:05:11 1
5月4日,針對群眾舉報網絡綜藝節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存在的相關問題,根據網絡視聽節目相關管理規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現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製。5日凌晨,節目參賽選手餘景天經紀公司發布聲明稱,餘景天因個人身體原因退出錄製,並就佔用社會公共資源向大家道歉。據悉,此前餘景天父母被曝旗下KTV存在非法經營情況,引發爭議。(5月5日《廣州日報》)
自選秀節目開播以來,出品方就用「為喜歡的選手打投」這一方式圈取流量,將粉絲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如果說,2005年超女以簡訊的形式投票,是內地民選偶像的開山之作的話,那近幾年,各色各樣的選秀可謂亂花迷眼。更加開放的輿論環境,加上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裹挾著受眾們的理性思考。比電視時代的選秀更極端的,是現代便利的網絡更容易將人們聚集形成「圈子」,「圈子」一旦形成,一些思想,尤其是某些病態思想就會被無限放大。而選秀節目面對的受眾一般是青少年,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定型,一旦某種思想在他所能接觸到的圈子裡被放大,他就會認定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因為「圈子」裡的人都在反覆強調要「保護」他們所擁護的偶像,在不斷接受這一信息後他就會失去判斷,將「圈子」的意志奉為圭臬,逐漸失去思考並以「反對自己偶像等於需攻擊的對象」這種簡單邏輯為行動準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新晉偶像餘景天被曝家族企業涉毒,卻仍有眾多粉絲為他解釋洗白。
餘景天家的事情尚在調查,真實的情況還待觀望,但粉絲們按捺不住的洗白髮言,卻實實在在衝擊著公眾的認知底線,震驚之餘,不免讓人思考:這樣包裝出來的對粉絲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偶像,真的能正確引導這個社會的風氣嗎?依筆者拙見,我們的社會對於「流量偶像」太包容。這些「偶像」享受著鮮花與掌聲,享受著豐厚的收入,卻承擔著與其收入不對等的社會責任,或者說,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一位「偶像」動輒就有幾千萬的關注量,幾萬十幾萬的粉絲,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一言一行就足以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如果他的言行失當,很可能就會影響追隨他的粉絲的價值觀。所以,「偶像」們的德行絕對要排在他的專業素養之前。
顯然,一個進步的社會不會是躁動或偏執的。粉絲喜愛偶像、追隨偶像的熱情無可厚非,但如果不能理性追隨,因為追星而失去自我,就失掉了最初被偶像吸引的本心。同時,資本忙不迭地生產「偶像」,忽視「偶像」質量,吃相未免有些難看。此次《青春有你》的停播,是教訓也是警示:病態飯圈需要好好整治了。
文/耿甜甜(南京財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