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低調內遷:40萬員工銳減至10萬
2024-11-18 09:40:10
泡泡網資訊頻道6月29日 富士康集團近日低調從深圳撤離,大規模遷往內地。深圳廠區只保留專門代工「蘋果」的事業群,員工從40萬人銳減到10萬人左右。
富士康廠區內員工(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據《遼寧日報》報導,富士康集團這次遷址進行得突然和緊張。據說手機事業部、電腦配件等要求在一至兩個月內完成搬遷,連生產線一同搬走,除天津外還將搬往煙臺、武漢等地。富士康集團內部動員,不願搬遷的員工可以先調換部門,願意搬往天津的員工則加工資,甚至對深圳外遷的員工補貼3000元的安家費。
據悉,在遷址天津之前,富士康在天津已有兩個工廠,一個是生產手機電池的舊廠,一個是建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手機外殼的新廠,但規模都不大。這次遷址並非是擴建天津工廠,而是全面撤離深圳。手機事業部遷往天津,電腦事業部搬往重慶和武漢,深圳只留下代工「蘋果」的事業群。
此前,富士康曾在一個月內加薪兩次,普通工人薪水從900元漲到1200元再漲到2000元,增幅達到66%。此外,工人休息時間也進行了調整,減少了加班工時。經濟學者認為,富士康短期內加薪66%屬於非正常狀態,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受。「富士康是想藉助加薪,攪亂內地代加工企業的競爭局面,這是富士康的一個策略,也是一次賭博。」
富士康全球員工約有80萬人,深圳富士康有員工40萬,其中年薪1萬元左右的普通工人佔9成,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為3200餘人,僅佔0.8%,這說明富士康集團至今仍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最顯著的優勢仍是低廉的勞動力。因此,加薪成了富士康擺脫「勞動力低廉」的途徑。
儘管加薪增加了用工成本,但只要事業群內遷,加薪的負影響在兩年後就會被消減於無形。據了解,天津和煙臺普工最低工資標準僅920元,武漢900元,比深圳的2000元幾乎減少一半。重慶、河南等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也大幅低於深圳,由於內遷的員工數量遠遠大於留守深圳的員工數,因此工資成本增額很快就能抵消。
富士康集團國際發言人童文欣證實,此前8個月內,四川成都、江蘇淮安及天津等廠房設施基本完成,遷址已開始逐步實行。
另外,深圳正在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業,富士康的模式已經不再適合這裡。由於人口密度過高,富士康牽制了政府很多精力和金錢,還佔用了大量的公共資源。員工收入少,對城市消費的拉動能力有限,但員工管理造成的問題卻不少。7年前富士康就提出要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但效果不佳。
總之,大規模撤離深圳遷址內地,正是富士康在「加薪」舉措之後,打出的一記組合拳。■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