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
2024-11-18 17:49:11
奉獻是一種無私的行為,奉獻愛心是非常重要的。奉獻愛心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勇敢。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作文: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
準格爾雷鋒車隊攜手愛心商家浙加都超市,旗世紀中學、第一中學部分學生到友誼街道唐公塔村,慰問了那裡的7戶貧困孤寡老人。
「大娘,你身體還好吧?」「好得很,還能幹些輕活兒呢!」在貧困老人也是烈士遺屬孫蘭英老人家裡,志願者們與孫大娘拉起了家常,並為老人送去了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看到一群年輕人來看望自己,81歲的孫蘭英高興不已,興致勃勃地拿出丈夫參加戰爭的紀念章與大家分享留念。
88歲的老黨員武五女無工作能力,妻子也因病截癱,生活十分拮据。在得知情況後,車隊隊員們叮囑他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遇見大事、急事、困難事時可以聯繫雷鋒車隊,他們會竭盡所能幫扶。「真的很感謝雷鋒車隊的好心人,給我們送來這些生活用品,我從心底感謝他們。」武五女坐在炕上含著眼淚對記者說。
「我們是通過社區得知這些貧困家庭的情況,這些慰問品雖不貴重,但禮輕情意重吧,就希望送點東西能讓他們的生活更好過一點,同時如有需要用車或者其它幫助時,我們也將竭盡全力。」雷鋒車隊副隊長薛培剛說。
【作文: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
「叔叔,你好,能給我拍照嗎?」一個可愛的孩子右手做出V字狀,他已經擺好POSE,希望幫他留影紀念,「咔嚓,咔嚓」,相機留下他最純真的笑臉。「謝謝你們來看望老人和孩子們,讓他們在端午節前感受到家的溫暖!」福利院林部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匯希望。6月7日下午,惠州公司惠陽經管部的黨團員志願者,帶著準備好的粽子、日用品和文體用品,走進惠陽區橋背社會綜合福利院,看望那裡的孤寡老人和孩子們。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該公司的志願者們依次參觀了福利院的學習區、生活區、閱讀室,來到一塊空曠的遊樂設計場地,老人們在此散步、乘涼,而小朋友們正在這裡開心地玩著。看到志願者們的到來,他們一點也不怕生,主動打起招呼。志願者們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一起打羽毛球,坐下來和老人們聊天,傾聽老人們的生活感悟。福利院林部長介紹說,這裡的每一個老人都有著豐富卻又不同的生活經歷,而孩子們大多是因為身體上的殘疾被父母遺棄,福利院就是他們的家,「給予他們關愛,關心他們的內心,和老人聊聊天,關注孩子們的受教育狀況,這是他們現在最缺少的。就像你們志願者這樣,來到這裡,抱抱可愛的孩子,靜靜的坐下來傾聽老人對過往經歷的講述,他們的喜悅和滿足你們可以感受得到」。
福利院給了他們一個穩定的「家」,這次惠州公司的黨團員們帶來的則是家一樣的溫暖,他們將一些日用品親手交給老人和孩子們。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老人們對生活深刻的感悟,也給志願者們很大的觸動。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東山加油站站長印澤蘭說,聽完他們的講述,越來越覺得我們更加要珍惜現在,懂得感恩,作為服務行業的一員,我們一定要努力工作,既是回報公司的信任,也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
【作文: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
學校裡的愛心社團愈來愈多,間或有系裡組織的捐贈活動,於是每年都會碰到五六次,如"救助貧困兒童","救助絕症學生"等等,也曾看到那樣的事情後感動的淚流滿面,翻遍小小的行李箱,捐助幾件可穿可不穿的衣服或者錢什麼的,只要有的可以拿出來的.後來次數多了,行李箱空了,再也拿不出什麼了,總不能天天去買衣服吧,一年五六次,把所以的衣服捐了都不夠用的.漸漸的,看到了也麻木了.
系裡有位講師身患絕症,已是行將就木,系裡倡導捐款,學生會的幹部們轟轟烈烈的走遍整個外國語學院,聲情悲切的一遍又一遍的講述講師的病情和事跡,只是可惜還為蒞臨我們班便撒手歸西了.據悉,捐款以送到講師愛人的手中,又據悉,講師在病危的時候他的愛人並未出資搶救,她說,反正已經沒用了.語出驚人,卻是實情.全院聽聞譁然,捐了的人後悔出手的錢,未捐的人感嘆熱心腸的迫切.
當我們麻木的時候不是我們麻木了,而是我們變的冷靜,變的會思考了.大學不是福利機構,大學生也不是收入豐厚,生活富足的工薪層,一次又一次捲土重來的捐贈讓沒有任何收入的大學生感到一些厭倦,或者是關愛疲憊.不是沒有愛心,只是當我們還無暇顧及自身的時候,如何去顧及別人.王朔說,沒有愛心是萬萬不能的,但愛心也不是萬能的.假若是行走在燈光交錯,迷影閃爍的酒會的明星們動一跟毫毛,身無分文的大學生們也就不會絞盡腦汁了.
即便是所以的大學聲生把自己的東西都捐贈了,也只是杯水車薪.
更何況,需要救助的人不一定需要衣物,病痛中的人不一定需要金錢,我們的好心有時反而會給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一些壓力.每年的"雷鋒月"颳起的奉獻風也只能讓那些處在弱勢的人們哭笑不得.每年春天的雷鋒月系裡規定每個班級都要做一件奉獻愛心的事.於是每個班級都去敬老院裡幫老人洗衣服,掃地--敬老院有專門的洗衣服,掃地的職工;每個班級都到白河邊去宣傳環保--原本乾淨的地面被掃的露出了骨頭;每個班級都到孤兒院,福利院去慰問演出,捐贈衣物--孤兒院的儲藏室裡有大堆積壓的衣物和文具,而且,每當這些青春飛揚的大學生們去演出的時候,原本平靜的福利院就要組織迎接,還要招待,而身有殘疾的孩子們看著別人幸福的笑容,心靈上接受的不是愛心和關懷,而是巨大的落差和創傷.試問:我們的奉獻在哪裡,我們的愛心在哪裡,我們一心所宣揚的關愛只能來滿足我們的虛榮和施捨感,只能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抹下一筆重重的傷痕.大二那年春天,當我走進福利院的時候,當我想要開口說要奉獻的時候,一個偷偷探頭看著我的孩子的失落的眼神讓我住了口,一個在那裡工作了很久的阿姨對我說,最好是別來,要不孩子們心裡該不好受了.
如果我們有愛心那就去默默的關心他們,而不是去打擾;如果有愛心,那就去貧瘠,蒼涼的西部給那些心靈饑渴的孩子們知識,一些隔靴搔癢的形式只能讓我們的動機蒙羞,並且為人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