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除夕的作文
2024-11-18 22:54:11
篇一:快樂的除夕
新年在人們的期盼中飄然而至,空氣裡似乎也瀰漫著過年的氣息。人們臉上喜氣洋洋的。
一大早,爺爺在門口兩邊貼上了一對春聯,奶奶給門口的那棵冬青樹掛上了一隻只紅紅的小燈籠,就像樹上結滿了紅紅的柿子。家家戶戶也都貼上了春聯和掛起了燈籠。傍晚,奶奶煮好了香噴噴的年夜飯,大家圍著桌子,有說有笑地吃了起來,開心極了。最讓我開心的是奶奶給了我兩佰元壓歲錢。
晚上,村裡成了鞭炮的樂園,煙花的世界,天空被煙花點亮了。有的像滿天的星星,有的像彩色的菊花,有的像從天而降的流星,更多的是像孔雀開屏,把天空打扮的五彩繽紛、美麗無比。煙花時斷時續,就像五顏六色的雷電。地上,爆竹聲一聲接一聲。
除夕的夜晚,和飛舞煙花告別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篇二:除夕之夜話團圓
窗外,那禮炮、那爆竹、那煙火,成為一道道煙火最迷人的季節,此起彼伏,美不勝收,耀眼奪目,絢麗無比。
山外,中華兒女慶新春,歡歡樂樂、迎新春,喜氣洋洋、賀新春,添福添壽。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鼓樂齊鳴,一片歡騰。
海外,那一盞盞燈火,那一張張笑臉,那一顆顆愛國心,牽動著億萬華人的心。我們彼此心連心,手挽手,共同創造中華的美好盛世明天!
心外,那火樹銀花的煙火,那震天動地的鑼鼓,那高高掛起的燈籠,牽動著遊子的心,謹記著慈母的情,他們期待著團圓,也渴望團圓……
團圓,是多麼親切。那遊子多麼想與家人團聚,也想在這花好月圓時人也團圓。團圓,是多麼幸福。當遊子飽含深情回家時,當接過父母那杯熱騰騰的茶時,一股暖流湧進心中。團圓,是多麼熱鬧。人人圓家家圓,同時,我們祖國也應該大團圓啊!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在清政府的無能的統治下,失去了掌上明珠——香港和澳門,後來國民黨又盤據在寶島臺灣,我們的祖國的心在流血啊!
「但是它們掠去,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在歌聲中,香港和澳門回來了,祖國母親的傷口基本康復了,祖國畝親只差一個孩子就全家團圓了。
我們渴望團圓,祖國渴望統一;我們渴望親人相見時的感動,祖國渴望早日統一,收復臺灣,讓兩岸人民心連心。
篇三:除夕話年味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放鞭炮,到處充滿著喜慶、歡快的氛圍。除夕夜,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尋找中國的「年味」。
年三十為什麼叫除夕呢?爸爸告訴我,版本有好多種,公認的說法是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做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戶貼大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逐夕獸,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寧。從此,這種習俗流傳下來,年三十就被稱為除夕。
中國的有著獨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餃子、貼門神、耍花燈,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期盼來年財源滾滾,吃雞寓意「吉利」,吃魚就是「年年有餘」……不過,聽說過年不能吃酸菜,說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說是「白幹」。但我覺得,不能光靠這些食物決定來年的好運或厄運,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顧,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得來的。
接著,爸爸媽媽聊起了自己的家鄉過除夕的風俗。爸爸給我講了湖南老家過年的習慣:在湖南,除夕的團圓飯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開始的,食物一般有臘魚、臘肉、油炸豆腐等,還有地瓜幹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為豆腐諧音「多福」或「鬥富」,寓意著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說,他小時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觀看花燈,還有耍雜技、變魔術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戲。
媽媽是江蘇人,她也講起了小時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蘇,每家每戶的團圓飯都是在晚上吃的,「魚米之鄉」的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魚,當然和湖南一樣,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小時候的新衣服是自家買布料,請裁縫做的,新鞋子是外婆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初一還會跟同齡小朋友結伴去拜年,一圈下來就會「大獲豐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滿滿的……
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我又想到:像我這種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長」的「00後」,和爸媽他們這一代的過年方式就不一樣了,主要是使用各種電子產品,並通過網絡和老家的親戚「團聚」。想和遠方的親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見到對方,還能用視頻通話模式;想送給長輩一件禮物,能夠先去網上挑選,再寄到對方家裡;當然,壓歲錢也不用給現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網上銀行帳戶……於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說了一遍。「不過,」我又說,「這樣過除夕,雖然省去了回老家時的旅途勞累,但總感覺缺少了家人團聚時的那種溫馨味道,不如我們明年回老家過年吧!」爸爸媽媽齊聲說「好」!
這時,我們仿佛聞聽到了遠方家鄉的歡聲笑語……
篇四:竹夕之夜嘆除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苦愁日,何時重掛昔日符。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我雖不是迷信之人,但閒來無事,披上棉襖出門漫步。
天氣愈發寒冷了,儼然進入了深冬。我雙手緊緊插在袖子裡,用棉襖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活像一隻大狗熊。即便如此,蕭瑟的寒風依然吹得我渾身發抖。
路上行人慾斷魂。
行人匆匆,有過路的,有投宿的,有點竹的,也有和我一樣漫步的……
彼此各不相睹,默默地走著各自的路。
走得很安靜,沒有一點嘈雜聲……不!
不遠處燃起一支大大的火條,直向天空溯迎而上。一陣清脆如雷的響聲中,各色煙火悄然開放。紅的,綠的,藍的,紫的,還有罕見的華彩色。灰暗無際的天空霎時變得色彩斑斕。
行人紛紛抬頭仰望,雪白的臉頰被火光照得通紅,歡笑聲,讚美聲,鼓掌聲,喝彩聲,包含種種喜慶聲,寂寥聲,隨爆竹聲,風聲,自然聲升入天空,飄向遠方。
篇五:除夕之夜
隨著鞭炮聲,迎來了除夕之夜。街上張燈結彩,到處都是過年的景象。新年新氣象,終於可以穿穿新衣,收收紅包,放放鞭炮了,這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夜晚。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和爺爺一起貼春聯,掛燈籠,家裡到處都紅紅火火的,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夕陽西下,奶奶又忙著準備年夜飯。我和媽媽還有嬸嬸在一起包餃子,我擀皮兒,媽媽和嬸嬸則負責來包,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轉眼間夜幕降臨了,餃子包完了,奶奶把其中幾個餃子裡放上硬幣,寓意誰吃到了,誰在新的一年裡都會健康、平安、幸福、財源滾滾。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在這幾個餃子上捏了個邊,做上記號。餃子下鍋了,不久,香噴噴的餃子端上了桌子,我早早把有記號的餃子夾了出來,然後叫大家一起吃餃子。我又發現鍋中還剩幾個餃子,就找漏勺想把它撈出來,奶奶趕忙說:「孫丫頭,別撈了,那是我故意剩的,寓意年年有餘。」
飯桌上,我悄悄看了看那有硬幣的餃子,心想:在這一年中,媽媽最辛苦,應該夾給媽媽。所以我偷偷把它放入媽媽的碗中。媽媽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又把餃子夾給了爸爸。怎麼能給爸爸呢?媽媽最辛苦了,應該媽媽吃呀!哎,算了,爸爸其實也很累、很辛苦,爸爸吃也好。正想著,爸爸把餃子夾給了爺爺,難道爸爸也知道了秘密?可是爺爺又把餃子夾給了奶奶。最後,大家都明白了,高興地笑了起來,大家的眼神示意了一下,趁我不注意,把餃子又放到我和弟弟的碗裡。哎!沒辦法,我只好在眾目睽睽之下,吃了餃子,大家見狀,都祝福我和弟在新的一年中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零點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走到屋外,千家萬戶燃放的煙花交錯升起,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在天空中綻放,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群星閃爍,忽明忽暗,把夜空點綴成五彩繽紛的世界。綻放的煙花把天空照得亮如白晝,它預示著來年繁榮富強,幸福安康,這真是煙花飛舞的新年呀!
這是一個令我難忘的除夕,令我留戀的除夕,它帶給我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