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情結作文
2024-11-03 17:07:11 1
當想起這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引發我內心的愁暢,我仿佛看到了這悽悽慘慘、令人斷腸的情景。以下是清明情結作文,歡迎閱讀。
清明情結作文1
清明,一個讓人悲傷的節日;清明,一個讓人思念的時刻。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該帶著怎樣的心情來面對呢?
整理好心情,卻有一肚子斬不斷的情絲,滿心的牽掛。跟隨著父母,來到一座山前。雨,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小雨訴說著我們內心的無奈。伸出手,雨滴在手中,冰冰的,涼涼的,這種涼氣也無聲地蔓延開來,滲入我的心裡。唉!短暫的停頓使我舒服了許多,我們繼續出發,走過了無數蜿蜒曲折的小路,走過了許多泥濘難走的彎路,我們來到外婆墳前。
看到了外婆的墓碑,幾千個日子夜不能寐的思念。外婆走後,母親整天以淚洗面的情景頓時全然浮現在眼前,我突然有了一種想哭的衝動。「外婆,您為何撇下我們先去,您就忍心丟下您那孝順的兒女,離開和您相伴了幾十年風霜雨雪的老伴嗎?您知道晚年失伴的痛苦嗎?外公整天以淚洗面的痛苦您曉得嗎?……」對著外婆的墓碑哭訴,眼淚漸漸迷糊了雙眼。此時,外婆生前的一些片段漸漸如放電影般的在腦海裡閃過。
外婆,您還記得嗎?每次您微笑著接我來玩,您的笑是那麼慈祥,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作文900字《清明情結作文900字》。您雙手向前,準備擁抱我,背早已成了駝的,早已被繁重的勞動壓垮了。而你送我回家時,雙手揮別,目光正緊緊地跟著,嘴巴還念叨著:「下次再來呀!不要忘呀!一定要來哦!」慈愛的您總是捨不得我離開。
外婆您還好嗎?現在您的那個世界裡,您孤單嗎?每當夜深人靜時,每當孤獨時,每當這個世界安靜下來時,我總能靜靜地訴說對您的思念。我常常想:等我長大以後,我一定會把您需要的東西,我都買來給您,我會用我全部的心去孝順您。可現在我們卻在兩個世界,外婆,您為什麼不給我這個機會呀!外婆,我和媽媽還來不及孝順您呢!
忽然,我感到背後有人在輕輕地拍我,我回頭一看,哦,是媽媽。我從那沉沉的回憶中醒過來。如今,外婆早已找到去往天堂的路,那兒長滿了奇花異草,閃耀著柔和的光芒,不再有痛苦和折磨,而我們只能面對這個現實。我開始為外婆燒紙錢,但願外婆在那個世界不痛苦,有錢花。
懷著悲傷,下了山,我問自己:清明是什麼?不就是思念先人的嗎?但是在追憶親人的時候,就會激勵我們認真學習,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悼念親人們的時刻,我們就應該明白在老人在世的時候給予關心和孝順,不要等老人成了故人,再想起許多對老人關心不到的地方,可謂「裕養而親不待」,那是何等的可悲可嘆啊,悔之晚矣!
清明情結作文2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韓國大學生問他在韓國留學的同學:「你們中國有沒有春節?」這樣的問題,在所有的國人看了後都不禁啞然失笑,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將端午節列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國家卻是韓國,就在國外一些國家熱衷於過中國節日、熱衷於祭拜孔廟的時刻,中國人卻將愚人節、聖誕節視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我們國人又應該思考些什麼呢?是不是再過多少年,又有日本人來問——你們中國有沒有清明呢?我想國家至少是帶著這樣的困惑才將清明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吧。
我的清明情結來自一些不起眼的糖果。很小的時候,我便開始喜歡清明,因為只有清明的時候,堂叔堂哥才能從很遠的地方來我們家,而且每次都會帶許多糖果給我,聽說他們都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城裡人,那時我對大城市這個概念很模糊,樂此不疲的只是那些心儀已久的糖果,後來,我有了個頑皮的弟弟,相繼又有了好幾個堂弟,堂哥長我三歲,在我們這輩排行老大,但他經常不和我們在一起,於是我便成了兄弟們心裡理所當然的大哥,而清明節得到的糖果自然由我來分發。
我家的祖墳離村子很遠,步行單趟就得一個多小時,聽說那是塊風水寶地,爺爺偷偷告訴我,我們這輩會出三個大學生。那時的我也不知道大學生到底有多大,只覺得他們一定非常了不起,而且只有好好學習才能當得上,我把爺爺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你堂弟兄那麼多,可一定要努力,千萬別把名額全讓他們搶了去,於是我便帶著這種美好的心理暗示不斷努力著,從而使學生時代的我在兄弟們中間出類拔萃,獨佔鰲頭。
每年的清明,我們的家族會照例聚在一起,風雨無阻,大人們談各自的發展,娃娃們則在我的率領下前呼後擁,嬉戲打鬧,有時也會被召回去站直了輪流著聽訓,大家也總是非常樂意接受這種訓導,因為漸漸長大的我們心理都牽掛著那三個大學生。
堂叔伯們輪流給爺爺敬完酒後便領著我們進發掃墓,隊伍浩蕩前行,叔伯們的臉上總是顯出凝重而又快樂的神情,我最喜歡這種感覺了。來到墳地,大家都聽從父親安排,各人都有事幹,掛飄錢、獻祭品,要是趕上閏年,還要在墳頭填土,當然這是大人們做的事,我們這些娃娃們主要負責掛飄錢,大家都樂不可支,同時又虔誠地將飄錢一一掛好,整個墳地頃刻便被裝扮得五彩繽紛,接著便是焚紙錢,這個時候,父親總會派出家族裡最能說會道的二叔禱告一番,大到子孫讀書立業、農事風調雨順,小到一家平安健康、婆媳和睦相處;實際到打工掙錢水漲船高,虛無到升官發財、出門撿錢中彩,二叔無不面面俱到,而且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我們一幫調皮鬼跪在身後,個個都想笑出聲來,最終還是吃了父親的白眼又認真俯下頭來。
兒時的記憶如同暗夜裡遠去的燈,逐漸隱約但卻無不綻放異彩,如今當年的小娃娃都已個個成人,我最小的一個弟弟也開始讀高三了。今年,我仍然在二叔的號召下提前回鄉上墳,而這次清明之行卻讓我倍感失望,因為參加上墳的人只有父親、二叔和我,堂叔們這幾年已逐漸疏遠,各自為陣,二弟三弟一個在部隊,一個在學校準備高考,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我們家上墳人數最少的一次。
許久不回家,家人都非常高興,早早便準備了好吃的東西,一邊吃著飯,一邊話話家長裡短,爺爺依然會挨個問一下兒孫們最近的情況,奶奶坐在一旁不時露出欣慰的笑容,這種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的感覺只有清明節才會有。可能是這次清明上墳來的人太少了的緣故,臨行敬酒時,爺爺眼中突然閃略過一絲悲涼,很快,但卻足以剜動每個人的心。
母親和嬸嬸依然協助奶奶將祭祀用品準備齊全,出發時隊伍卻略顯單調了些,但父親和二叔仍然很高興,或許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一路上二叔和我談今天,談未來,父親的言語明顯少了,只是用他略顯滄桑的臉龐和堅毅的目光告訴我們——大家都要努力。
仍然是掛飄錢、祭奠、焚紙、禱告、叩頭,一切進行得都是那樣有序和無聲,似乎也成了一種習慣,花花綠綠的飄錢掛在墳頭,紙灰如白蝶般在風中翩飛。寂靜的墳地,寂寞的亡人,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裡無聲地狂歡。
回來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宋人王禹俏的一首詩,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原來清明的意義卻遠不是祭奠和禱告,需要我們挖掘的東西很多,或是對待生命的灑脫,或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亦或是我們回歸本真,找回自我的一次洗禮,當我們虔誠地渴望神靈和鬼魂佑護的那一刻,我們的心願是多麼美好,那一刻我們將變得何等謙卑、純潔和高尚,所有的齷齪、下流都離我們遠去,我們的身體如同嬰兒一樣純淨。那些長眠於地下的祖先曾經用勤勞的雙手撫育了我們,這一刻,不知道他們是否真能用得上那些以假亂真的紙錢,但這些虔誠的祭拜者卻一定要用這種方式來寄託他們對亡人的思念。
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祖先和我們一樣一路坎坷顛簸,一路沐雨櫛風,但卻一路執著堅定,一路辛勤勞作。人生或許如此,循環往復代代相傳;祭奠不過如此,每個人需要祭奠的是自己的心靈。
[清明情結作文]相關文章:
1.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_節日作文
2.精選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00字錦集5篇_節日作文
3.清明節踏青的作文500字3篇_節日作文
4.掃墓作文範文16篇_描寫清明節
5.清明遊記作文7篇_描寫清明節
6.清明節紀念的作文8篇_節日作文
7.小學生清明作文400字3篇_描寫清明節
8.小學作文掃墓軼事_描寫清明節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