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說明文
2024-11-02 09:57:1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說明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篇一:端午節作文說明文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在設置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會把泡好的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包粽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你可不可以教我?媽媽說可以。於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粽子葉疊起來,折成漏鬥狀。卷的時候要儘量卷緊。否則煮的時候會露米。我跟著媽媽做,剛開始很困難,但經過我的努力,終於成功了。媽媽說:如果喜歡吃吃棗可以在裡面放上幾顆小紅棗。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鬥上,粽子變成了三角形,最後用繩子綁緊,這一步很關鍵,但也很難,在我綁的時候總會露出一部分的米,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成功了。雖然形狀不太美觀,但我幾經努力了。過了一會,媽媽把粽子放在鍋裡煮,我已經在盼望著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
端午節那一天,吃著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可高興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偉大的人物。
篇二:端午節作文說明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嶽陽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端午節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很多地方只過一個端午節,而秭歸卻有三個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每逢端午,華東的江浙一帶,老百姓喜歡晚上划龍船,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而貴州的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
除祖國大陸在端午節有賽龍舟的風俗外,清朝乾隆年間,臺灣也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而在香港、澳門等地,端午節龍舟競渡的風俗。
[端午節作文說明文]相關文章:
1.端午節的作文200字_節日作文
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_節日作文
3.寫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_節日作文
4.端午節的作文1300字_節日作文
5.描寫端午節的來歷作文_節日作文1400字
6.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3篇_節日作文
7.描述包粽子的優秀作文_描寫端午節2400字
8.包粽子英語作文帶翻譯_描寫端午節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