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描寫良心的議論文
2024-11-16 16:24:11
使人做自己舉止行為的最嚴厲的評判者的力量是什麼?是良心,它成為行為和理智的捍衛者。——蘇霍姆林斯基
【良心議論文】
中華民族是個很講究「良心」的民族,自古以來,「良心」就象一把道德的尺子,無形地丈量著人們的善惡美醜,真偽好壞。
所謂「良心」,顧名思義無非就是指人的善良之心。
正如俗話所說:善良之心人皆有之,好惡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中國人對「良心」的理解和運用是無以倫比的,一句「有良心」和「喪良心」,就把世間的好人壞人,好事壞事清晰地區別了開來。
儘管人們的社會地位,所處階層各有差異;對「良心」內涵的把握各不相同。
但是,「良心」在人們的心裡卻是有著同等分量的。
達官貴族講"良心」,奉行的是「食得皇家俸祿,理應捐軀社稷。」商賈富豪講「良心」,奉行的是「百姓是衣食父母,必以誠信於天下。」草莽梟雄講「良心」,奉行的是「一日為友,情同手足,不求同日生,但願同日死。」地痞殺手講「良心」,奉行的是「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為朋友兩肋插刀。」平民百姓講「良心」,奉行的是「受人滴水之恩,即當湧泉相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良心」就是「道德」,有良心就是講道德,喪良心就是沒道德。
有些文人墨客也將其概括為:「仁義禮志信」和「忠孝節義」。
由此可見,中國人對「良心」的總結,從理論到實踐已有了較為全面的闡述。而且,古人們也為我們留下許許多多「良善立世」的真人實事。
時至今日,「良心」似乎被掛在了「嘴」上,「道德」好象被擋在了金錢的後面。
在有些人的眼睛裡,似乎搞市場經濟就可以不講「良心」了,甚至還叫嚷什麼「講良心?良心值幾個錢!」進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出現了:有權的說假話;有錢的辦假事;經商的賣假貨;唱歌的搞假唱;討飯的裝假相;看來只有善良的人們上當受騙是真的了!難怪溫家寶總理在指責「三鹿奶粉」時,氣憤地說:這樣的事情,就是喪良心!
有朋友可能會問,你講了這麼多,那你說如今的「良心」到底值多少錢?我可以毫不謙虛地告訴大家:我也不知道!雖然,我不知道如今的「良心」值多少錢。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喪良心」的人一分錢都不值!
【良心議論文】
良心是什麼?是天賦的道德觀念,是內心的是非標準。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不慮而知,就是天之所賦。對於創立性本善的先哲來說,這顆具有良知的心,自然也有著先賦的味兒。《說文》釋「良」:「良者善也」。良心就是善心。
然而,這顆每個人都應具有的良心,常常被自己遺忘、遺棄、踐踏、出賣。
近日,全國各大城市出臺了相關規定,嚴禁隨地吐痰,對吐痰者罰款5元至200元。
從此當街吐痰的人,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用錢換回遺忘的良心。前些天,筆者目睹了某市大型上市知名企業,竟然毫無節制地排汙。這類企業遺棄了良心!幾天前,筆者獲得一份環保部門的材料,材料上明白無誤地寫著,某某大型企業,私自關掉汙水處理設備,汙水直接排放進母親河。這些企業踐踏了良心!
採訪中,有些官員還指責媒體多事,記者多事。說這話的官員正在出賣著良心!
遺忘、遺棄、踐踏、出賣,這些詞語也許會刺痛人心,每個人都會辨解:你也吐過痰;你是企業負債人,你也會排汙;你是官員,你也會覺得某一篇報導給你的臉上抹了黑。或者有人說,吐痰和排汙不能同日而語,吐痰是習慣,排汙是故意。誠然,習慣是將良心忘卻後的無意而為,帶著本能的色彩,平常得我們都無意察覺。這種平常也更可怕,危害性更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吐痰和排汙,在善與惡的道德分野裡,沒有孰輕孰重。
我承認,良心的缺失隨處可見,我們每個人都是當事人。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個詞兒「良心發現」。這說明良心是需要發現的,雖然它有著先賦的意味,但不去發現它,就不知良心何在。生活中還有這樣一個詞兒「問問自己的良心」。看來心是需要用問來提醒的,不問它,我們常常忘記是非標準,遺忘先賦良知。顯然,這兩個詞兒都有著自我反思的意思。說通俗一些,就是提醒自己,我本善良。問良心,就是問心中的良知———不慮而知的道德。否則,聽憑良心丟失或泯滅,那就會變成沒心沒肝的行屍走肉了!
良心的外在表現,就是善行。不要危害他人就是善行。問問自己的良心,喚起天賦的良知,每日「三省吾身」,就能管住我們隨意吐痰的口,就能堵住一個個惡臭的排汙口,就能管住我們為了利益而背棄良心的心。「非典」可怕,背棄良心比非典更可怕。
問問良心,反省自我,從今而始。
【和諧社會需要良心議論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不慮而知,就是天之所賦。對於創立性本善的先哲來說,這顆具有良知的心,自然也有著先賦的味兒。《說文解字》釋「良」:「良者善也」。良心即可謂善心。
良心似乎是從娘胎裡帶來的,像賈寶玉含在嘴裡戴在頸項上的石墜兒,在自己身上擱著時,不覺得是個寶貝,真有一天丟了,才知道沒有了良心,活著就不像個人了;像林黛玉還報恩情的淚珠兒,似乎本是無用之物,可到哪天淚乾之時,也是她香消玉殞之際。
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反思我們這個社會,天天在創和諧的口號中遊蕩,可是,沒有了良心的社會,又何談和諧。5月1日15時許,20歲女孩魏攀攀大白天遭遇歹徒搶劫,但面對女孩的呼救,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當此之時,竟是一名自幼患小兒麻痺症、腿腳不靈便的殘疾人挺身上前,堵住了歹徒的去路。為了幫助遭遇搶劫的女孩阻攔歹徒,南孟村47歲的殘疾人吳文德被歹徒連刺六七刀,經搶救無效死亡。被上帝虧待了的吳文德堅守了自己的良心,我們平凡的芸芸眾生又在何處?在做些什麼?
良心是參天大樹的根基,沒有它,一個人就只是一根即將枯死的朽木;良心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一個人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那個冷寂的黑夜,剎車聲驚醒整個杭州城,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杭州飆車案的罪魁禍首——胡斌,正是失去了良心,漠視生命,視生命
為無物,才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難道他不清楚在城區飆車的危險,不,恰恰他知道,只是他被玩樂蒙蔽了良心。而沒有良心的守護,悲劇就此發生了。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孟子·上善若水》)不管有多少令我們傷心的事情在發生,依然堅信這個我們共創的和諧社會是一個良心社會。
他,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外來經營者,面對犯罪分子,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地衝上前幫助被害弱女子,不畏報復不為報酬,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範聖高以其平凡的崗位,平凡的瑣事,書寫著不平凡的英雄之歌。南昌英雄城十分需要這樣的英雄,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更多的範聖高」。
她,一個平凡人,一個平凡的阿婆,小悅悅兩次被汽車碾壓,七分鐘的時間裡,18個人冷漠地從這個可憐孩子的身邊走過,竟然沒有人伸出援手。陳賢妹卻為我們堅守住了道德的底線,她也用她不到1.4米的身高為我們撐起了明天的信念,一個拾荒阿婆為我們拯救了良心。
他,一個尋常人,一個尋常的上海738路駕駛員,朱德龍師傅在出車途中,突感不適,手撫胸口;當他駕駛到古浪路真大路附近之時,朱師傅突然向右軟軟地癱倒在駕駛室地板上。他最後一個動作是踩下剎車,將車停在路上,連車鑰匙都來不及拔。最終,一車乘客和路人安然無恙,但是58歲的朱師傅再也沒能醒來……朱師傅用他的生命、他的良心為我們的和諧社會撐起了一片蔚蔚藍天。
良心是用一根布條背著媽媽上班的語文教師陳斌強;是接收幾百名殘疾孩子未收一分錢的高淑珍;是30年來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的林秀貞;是堅守在貴州深山,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腳醫生李春燕;是聽不到聲音,但卻用美麗舞蹈打動觀眾的殘疾藝術家邰麗華;是連續12年自強自立,帶著妹妹上大學的洪戰輝……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良心就是美德。帶著良心上路,讓我們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遠。」
良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地基,地基愈厚,愈能載高;礎石愈厚,愈能負重;良心愈厚,愈能發展。讓我們呼籲:和諧社會需要良心,它不再是一種口號,不在是一句套話,它會是我們人人心中的至寶。盈盈月光,讓我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餘暉,讓我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讓我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讓我們摘一束最燦的;構建和諧社會的漫漫長路,讓我們捧著至清、至暖、至熱、至燦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