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堂到地獄!耕升花屏事件塵封檔案
2024-11-23 12:24:10
在系列第一期裡,我們談到了耕升是如何走上DIY設計路線的,以及GF4 MX400、GF2 Ti火狐等經典產品的幕後研發情況。在這期,我們將重點談談著名的「耕升花屏事件」,請您相信,本文中的很多資料都是第一次大白於天下。
鈦極系列的四款產品,分別採用GF3 Ti200(220/2200)和Ti500(350/3500)晶片,三位數的版本採用64MB顯存配置,四位數的版本採用128MB顯存配置。我們的GF3 TI系列產品採用相同的非公版PCB設計,超頻能力極強,並且擁有「神奇跳線」。由於頻率比真正的Quadro DCC更高,而且鈦極3500等型號顯存容量是Quadro DCC的兩倍,因此在真正的專業應用中比NV的專業卡更加強大。
GeForce3的時代,主流顯存容量開始由64MB向128MB過渡。然而當時能夠生產供128MB顯卡使用的816(8M×16bit)規格顆粒的廠商並不多,開始只有三星一家可以大量供貨,所以鈦極2200和3500我們採用的都是三星的顆粒。當然64MB的版本我們採用的還是鈺創416規格顆粒。
GeForce3的整體設計對顯卡的供電要求很高,因此我們也使用了INTERSIL的PWM。對於鈦極系列而言,真正的成功還是在於「神奇跳線」。很多做動畫的工作室都是成批的買我們的卡。在GF3市場後期,當時GF4 Ti4200的銷售已經開始火爆起來了,NVIDIA開始清庫存,向市場拋售一批20萬顆GF3晶片尾貨,雖然價格不高,但畢竟是過時產品,而且消費者一直對GF3系列產品沒多大興趣,沒有太多廠商敢一次吃下這批貨。
因為NV官方對於Quadro DCC顯卡的定價是一萬多元,而其頻率不如我們的鈦極高,顯存也只有鈦極的一半,所以它的價格實際已經非常便宜了,受到很多受資金預算限制的小型3D繪圖工作室的歡迎是在情理之中。有幾次我到廣州和上海等地出差,路過一些3D繪圖工作室,驚人的發現裡面幾乎100%使用了鈦極3500,真是很受鼓舞!順便提一句,有很多用戶將鈦極3500跳線為Quadro DCC後在為DX7優化的3D MARK2001軟體下測試,發現得分還不如沒跳線前高,因此紛紛責難我們的顯卡在糊弄人。本人只想告訴大家,對於專業卡的測試必須用OPEN GL軟體運行,才能得到準確評估。
不過這也導致其他廠商開始向NVIDIA投訴我們,說我們把GF3當Quadro賣是不正當的,NVIDIA開始也說「你們別賣了」這類的話,不過畢竟我們是在幫他們清庫存,他們還能怎麼樣呢?
這批卡,單純從辦事處層面來說我們每片就能賺到20美金,也就是一兩百元,雖然對於NV這樣的晶片公司來說只是蠅頭小利,但對於顯卡生產公司而言算是非常高的利潤了,我們再次體會到了技術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