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味美食作文
2024-11-07 05:03:11
在你的家鄉有什麼好吃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風味美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風味美食
「在『小吳家』的美食道中你最喜歡的美味是什麼?」
「哈!這當然非口水雞不可啦!」
記得第一次吃口水雞時,我便被她所折服,滑嫩嫩的雞肉上面有一層雞油,淋上一勺辣油,擺成小金字塔的樣子,旁邊用幾根香菜做點綴,看了都讓人「口水直下三千尺」,啊,真是令人垂涎萬分!華麗的龍鬚宴,美味的蟹宴,在我眼中,這些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眼前的這一道口水雞!她的香味有如一把勾子,勾起了我的饞蟲。我迫不及待夾起一塊往嘴中送,只覺得雞肉鮮滑、美味,將雞的好動的天性,很好的在我口中展現出來,仿佛雞要跳出來似的。辣辣的香油,青青的香菜,醋中一蘸,這可真是「色香味俱全」了!一抹嘴唇,油膩膩的,竟是雞油飽滿地溢了出來!過得良久,嘴中依然留有一股微辣而不膩的感覺,真爽!
記得有一次去飯店吃晚飯,客人還沒到齊,我卻被桌上那盤口水雞誘惑得不行了,口水都要流到桌上了,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她,香辣味直往鼻中鑽,想不聞都不行,終於,我逮到機會了,乘媽媽轉頭之際,急忙夾了一塊放入口中,啊!那熟悉的味道又在我口中出現了!久違的口水雞哦!正當我偷偷地吃完,伸手抹嘴時,卻發現媽媽用責備的眼神看著我,我吐了吐舌頭,心想「完了,被發現了,要挨罵了。」但我還是情不自禁地添了幾下嘴唇,最後雖不免要被媽媽囉嗦幾句,不過,也值了!
口水雞,我最愛的美味!
第二篇:家鄉的風味美食
客家菜聞名四海,作為客家人,我常常為家鄉豐富的特產和食文化而驕傲。
一天,我們去一家餐館吃飯。我點了一盤釀豆腐,這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
「釀豆腐是客家人的傳統美食。」爸爸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哇,那麼悠久,是怎樣做出來的?」我來了興致。「其製作過程非常簡單。首先買回豆腐,並調好肉餡作為佐料。做肉餡要先把豬肉剁碎,再混合墨魚、蔥、香菇等,還可放些胡椒粉,這樣美味的肉餡就做好了。接著就開始『釀』。先把豆腐切成體積相仿的一小塊一小塊,再用手輕輕地握住,用筷子在它中間劃一條『溝』,把調好的肉餡塞進去,一個釀豆腐就做好了。釀豆腐講究力度均勻、恰當,否則容易破碎。」爸爸耐心地向我解釋,正說話間,一盤熱騰騰的釀豆腐就端上來了。堂弟先下手為強,趕忙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嘴裡。「哇!燙死我了!」他旋即一邊尖叫,一邊不停地吹氣,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痛苦。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嘲笑他「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堂弟聽了深有感觸地點點頭。我也夾了一塊嘗一嘗。剛放進嘴裡,一股香味便四處飄散。豆腐,嫩滑可口,美味至極。肉餡呢,松、香、濃,令人回味無窮。嗯,好吃極了!一盤釀豆腐吧一會兒就被「消滅」得乾乾淨淨,大家都大呼「吃得過癮,吃得開心」。
這天我不僅吃到了釀豆腐,更了解到了客家釀豆腐的做法和綿遠悠長的歷史。我愛吃釀豆腐,更愛我們的客家文化,愛我美麗的故鄉。
第三篇:家鄉的風味美食
一天下午放學後,回到姥姥家,我看到一鍋白色的乳汁,以為是「豆漿」,便讓姥姥給我盛一碗喝。姥姥連忙說:「這不是豆漿,是粉漿。」這時,我才聞到了一股酸臭味。
只見姥姥把粉漿加熱,然後放入了大油、大豆、花生米,小火煎熬,邊熬邊用勺子攪動,唯恐糊了鍋。大約過了20分鐘,姥姥又放入了鮮嫩的白菜和紅紅的胡蘿蔔絲一起攪動,等菜在鍋中煮熟了,姥姥便把火關了,最後把香菜和蔥花放入了鍋內,就這樣,一鍋粉漿飯就出爐了。
開飯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喝了一口粉漿飯,一股酸臭味溢滿了我的嘴,我急忙吐了出來,皺著眉頭說:「什麼臭飯,是在是太難喝了。」姥姥見此情景,就給我講起了粉漿飯的故事:早在明末清初,安陽有一年大旱,百姓無水可吃。當時在古城大西門有家粉房店裡有口小井,井深水淺,僅夠維持生產,百姓沒有辦法,只好把粉房生產倒掉的廢料——粉漿提回家做飯充饑渴,由於太酸,人們便配以小米、食鹽、野菜等熬製。旱年過後,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回味過去粉漿飯的味道,逐又配以花花生、大豆、大油、麻油等熬製。後經廚師精心配料調製,便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傳統名吃粉漿飯,隨著時代的變遷一直留傳至今。
聽完姥姥講的故事,我又舀了一勺粉漿飯細細地品嘗起來,感覺味道大變。粉漿飯吃起來有種酸酸的口感,酸中夾著香,香中帶著米粥的醇香。喝下去酸的感覺讓人開胃,香的味道讓人留戀。品其中的香和醇,猶如喝過甘泉一樣,粥香而不膩。香中似有甜,酸甜香適中。味道美極了!
粉漿飯、皮渣、血糕一起被稱為「安陽三大寶」。粉漿飯色美味香,非常好吃,想吃就來我們安陽吧,我們安陽人一定會熱情接待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