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護生態文明的作文
2024-11-07 02:25:11
導語: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今天小編帶來了關於愛護生態文明的作文,可以參考借鑑哦!
篇一:關於生態文明的作文五年級
以前,我總以為生態文明離我很遙遠,所以亂仍垃圾,浪費資源這種事我是經常幹,雖然別人多次告誡我,要保護生態環境,可我卻總是滿不在乎。認為亂扔一樣垃圾沒什麼關係。其實想想,我們中國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都扔一張紙那整個中國就將成為一個大垃圾堆。
前幾天,我看到這樣一幅漫畫:兩個小學生正有說有笑地走在一條十分乾淨而整潔的街道上。突然,小女孩停住了腳步,指著路旁的垃圾桶外那髒兮兮的垃圾對小男孩說:「這是誰幹的壞事,真不講公德。」「我來把這些垃圾收拾起來,你快想想辦法吧!別再讓那些人亂扔垃圾了。」於是小女孩動手收拾起來,小男孩在一邊不時地撓撓腦袋,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小男孩靈機一動,從書包裡拿出紙和筆,刷刷地寫了六個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貼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見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看到了這幅漫畫,令我感慨萬千,內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心想:人家也是兩個小孩,就這麼知道環保,可我呢?都一個快要升中學的大孩子了。還不如人家這兩位小孩懂得環保,真是自愧不如,臉紅啊!我決心以後再也不做對生態環境不好的事情了,看到有人破壞環境、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我一定要主動上前制止。
劉備曾經說過:「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說的太對了!環保也是這樣。不能因為認為不亂丟垃圾事小就不去注意,也不能因為認為不亂丟垃圾是小事就亂丟垃圾。要做到環保,我們就必須做好每一件小事。比如說不亂丟垃圾啦,不浪費水什麼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環保。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俗話說:「地力之生物有大限,人力之成物有大數。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儘管現在的環境汙染很嚴重,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不能灰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來保護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就會美好起來,天會更藍,水會更清,空氣會更清新,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綠色。
篇二:關於生態文明的作文:
美麗中國」詩意浪漫小時候,我們會用美麗形容媽媽,因為媽媽永遠是孩子眼中最美麗的人,照顧、愛護我們;長大了,我們會用美麗形容那些可敬的人們,最美司機、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鄉村醫生是他們用愛築起一座座橋梁,無條件的幫助別人,默默付出;十八大,用美麗來描繪我們的祖國,「美麗中國」——詩情畫意般的描繪祖國大好河山,有蒼茫的草原,雄偉的山巒,碧綠的草地,清澈的河水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高樓聳立,人們追逐物質生活的時候,大自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生態問題日益凸顯。一、空氣品質下降在城市生活的我們,已經能明顯感受到一些空氣品質下降,尤其是霧霾天氣明顯增多,範圍越來越大。前幾年是珠三角,這幾年擴展到長三角、京津冀,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空氣品質下降的趨勢越明顯。隨著汽車數量的猛增,空氣汙染更為嚴重。(優秀作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有統計稱,北京近來年,肺癌率提高了50%多。不難看出,空氣與我們息息相關,空氣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美麗中國」不僅山清水秀,更該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二、深林覆蓋率低十x大以來,我國生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從整體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5,水土流失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3,森林資源和生態總量都嚴重不足,與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相差很大,我們應該加大森林覆蓋率,更好的建設「美麗中國」。
三、各種新汙染增加雖然對水汙染、大氣汙染、噪聲汙染等傳統環境問題的治理,在原有基礎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新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形式層出不窮,影響範圍不斷擴大。近30年來,有關方面一直在努力完善環境管理體制及其相關的法制體系,不斷完善環境教育體系,不斷提升環境質量要求。人們普遍關注的城市環境質量,總體上保持穩定並逐步改善,農村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海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災害、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生態文明是中國轉型發展大勢所趨,也是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目標,提出「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的願景,引起了強烈而廣泛的共鳴,抒寫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必將造福人類。
篇三:生態文明低碳生活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在我們周圍環繞,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麗的環境,而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去保護這篇大自然,而在無畏地浪費。
人類的發展史越來越快,而我們提倡的「低碳生活」卻幾乎沒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壞它的本質。人類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大自然的綠色又在哪兒呢?
我們應該知道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人類的破壞,再過幾百年後我們應該去哪兒生存呢?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不用塑膠袋,自備環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來衝馬桶;洗米、洗菜之類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澆菜;不隨意扔垃圾,要把來及進行分類。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家裡儘量備用無磷產品……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有許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讓我們做好環保,為環保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環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擁有這樣的環境而自豪吧!讓我們為這大自然共創美好的明天,一起來為大自然母親貢獻力量吧!
我們為這大自然也許字獻出了單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明天將會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將會來到!讓我們手拉著手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來吧!
篇四: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繫,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著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
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汙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