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00字
2024-10-26 11:50:10
導語: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第一篇: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裡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裡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裡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裡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第二篇: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划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麼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第三篇: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頸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的早上,人們起得非常早,人們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們相傳用露水洗臉可以讓皮膚變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裡邊曬太陽邊吃粽子。
第四篇: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是特別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希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更多文章推薦:
1.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的禮物
2.端午節範文作文
3.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4.2017關於端午節的經典資料
5.關於端午節的傳說
6.端午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7.關於描寫端午節的詩句大全
8.2017端午節作文600字:最難忘的端午節
9.全國各地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0.2017年我家的端午節600字:我家的端午節
1.端午節的作文200字_節日作文
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_節日作文
3.寫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_節日作文
4.端午節的作文1300字_節日作文
5.描寫端午節的來歷作文_節日作文1400字
6.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3篇_節日作文
7.描述包粽子的優秀作文_描寫端午節2400字
8.包粽子英語作文帶翻譯_描寫端午節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