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柴鎮
2024-11-14 03:18:11
1
周圍遼闊的土地都是荒蕪的戈壁,骨柴鎮的地理條件很特殊。其實周圍的環境就註定了一個結論,骨柴鎮是個經濟落後的鄉鎮。可以說,鎮裡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達官貴人,其餘的普通百姓都很窮,窮得基本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生活在骨柴鎮的人與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唯一能夠佔到的便宜就是死了以後可以免去火葬費。骨柴鎮方圓幾百裡不見火葬場,主要是鎮上大力提倡土葬,並且只準死人入土,不準用棺材成殮。原因是這裡地廣人稀,戈壁猖獗,死去的人埋在地下不失為一種上等的肥料,可以刺激野花野草的生長,起到難能可貴的綠化效果。如果死人放在棺材裡,這就有礙土地充分地吸收養分。鎮上對綠化非常重視,否則用不了幾年,戈壁灘上肆虐的風沙非把骨柴鎮掩埋不可。
骨柴鎮的畜牧業發展幾乎為一張白紙,箇中緣由是因為凡是食草類的牲畜骨柴鎮一律禁止飼養,什麼牛啊羊啊堅決不能在鎮上出現,以防跑去周邊的戈壁灘吃野草。對於經常黃沙漫天的骨柴鎮來說,野草就猶如野人一樣鳳毛麟角,所以加強保護是自然的。當然,鑑於人權問題,食草類牲畜也可以以另一種形式出現,那就是以寵物的形式招搖過市。不過這有嚴格的限制,比方說每家最多只許養一隻,口糧問題必須由飼養者在不損害骨柴鎮及其周邊植被情況下自行解決,推薦的解決方式是購買菜市場的蔬菜來餵養。另外,此類寵物倘若出門,飼養者必須像拴狗一樣在脖頸上套好鏈子,嚴加看管,一旦啃食野草等植被,相關人士一經發現,絕不留情面,直接拉入屠宰場屠宰。
為了讓這條骨柴鎮所獨有的法規更具威懾性,鎮上一位領導甚至提出一個慘絕人寰的建議,那就是,如果誰家的食草寵物在骨柴鎮範圍內有啃食植被的行為,抓住以後要在鎮上的主幹道進行遊街,然後以古代見著貓兒剜半斤,見著狗兒割四兩的凌遲刑法將其處死。後來這個建議被鎮上的領導班子認真研討了三個月,最終因為太過殘忍而未能通過。當時另一位領導恰好與提出這個建議的領導爭級別,所以不甘示弱,提出了一個對違反法規的食草寵物採取腰斬的刑法。這個建議被討論了三個月後領導班子分為了兩撥,雙方各執一詞,最終參與研討的全部領導公費去泰國一邊旅遊一邊研討,美其名曰:要在勞逸結合中達到工作目的。至今這個建議仍然在研討當中。
前面說過,骨柴鎮的人很窮,甚至有些人家連孩子也養不起,更遑論什麼食草寵物了。事實上,鎮領導們煞費苦心研討的量刑,實際利用範圍很低,低到整個骨柴鎮就只有打了一輩子光棍的羅老頭一個人養了一隻羊,而鎮政府圍繞在這隻羊身上所產生的行政費用大概一千隻羊都不止,完美地詮釋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一成語最邪惡的一點。
羅老頭的羊究竟是綿羊還是山羊抑或是小尾寒羊沒有人去細分,原因是這隻羊後天的行為徹底決定了自身的名稱。骨柴鎮的人客觀地將這隻羊譽為垃圾羊,顧名思義,這隻羊是吃垃圾長大的。每天一到用膳時間,骨柴鎮的人就可以看到羅老頭邁著輕快的步伐,神氣活現地牽著他的羊走向垃圾堆。隨後,這隻羊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吃著垃圾堆上的廢紙。紙裡面雖然含有稻草,可是畢竟經過了工業加工,不像土壤裡生長出的草那麼富含營養。久而久之,這隻羊的嗓子吃出了問題,再也不能發出「咩咩」的叫聲了,變成了地地道道的一隻「沉默的羔羊」。因為長期的沉默,面部表情不免會顯得深沉,這隻羊看上去就像是懷著陰險的念頭一直在陰暗思考。
無論時光怎麼變遷,羅老頭對這隻羊的愛不變。如果買一斤菜,羅老頭可以省下半斤餵自己的羊。很多動物都是擁有感情和靈性的,這隻羊也不例外,它特別依賴羅老頭,總是溫順地與羅老頭呈相依為命的態勢,無聲地分擔了羅老頭作為光棍漢巨大的孤獨。
即使是偶爾短時間的外出,帶著羊不方便,羅老頭對這隻羊的惦念之情也是深切得溢於言表。一次羅老頭上理髮店剪頭,當理髮師為羅老頭剪完頭髮,到了最後給付酬勞的環節,兩人發生了爭執。態度強硬的羅老頭硬是借用自己的羊來對理髮的價格發出挑戰,「你這鬼地方剪個發為什麼要五塊?剪羊毛的人給我的羊來了個全身剪才兩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