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作文
2024-10-25 16:43:10
導語:來到烈士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銀白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清明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祭掃烈士墓
4月6日,清明節後幾天,天氣陰沉沉的。我們全班三十幾個同學以及兩位老師和升旗員懷著悲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長青公園的烈士墓前。鮮豔的隊旗在微風中飄揚,似乎也有著點點悲傷;胸前的紅領巾,似乎也在為你們哭泣;手中雪白的紙花,也默默低頭。此時此刻,沒有絲毫的聲音,也許大家,都在感嘆吧!
碑身非常高,上面還刻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銅質大字,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1990年12月視察北海時親筆提寫,是啊,雖然他們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卻永遠不能忘記他們,他們並沒有離開,而是活在了我們的心裡。碑身正面挺立一尊高達5米的碼頭工人與小男孩的銅質塑像,工人掙脫鐐銬,肩託小男孩,目光凝視遠方。整座碑的寓意大概是「北海是一座有革命傳統的海港城市,英烈們流血犧牲,前僕後繼,才換來今天的解放與新生,後人應繼承先烈遺志,把新北海建設得更加美好!」
祭掃烈士墓開始了,首先,是升旗員們出場,他們手舉隊旗,吳老師也放著歌曲,「敬禮!」的一聲,我們右手緩緩放在了額頭邊,目不轉睛的看著隊旗。過了幾秒後,禮畢了。接著由我讀演講稿。或許是因為投入進去了,或許是因為只當著本班同學的面,我一點都不緊張。那些激情,那些悲痛,那些憤怒,都揮灑地淋漓盡致。是啊,先烈們,若沒有你們,怎麼有今天的和平環境,我們又怎麼會有成為祖國棟梁的機會。是你們,是先烈們,打敗了日本主義侵略者,打敗了蔣家王室,給了我們今天的一切。你們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滿腔熱血,換來了今天。演講完了,手捧著花籃的檀敏和檀嘉慶,把手中的花籃輕輕的放在烈士墓前。旗也退了,接下來,我們得默哀一分鐘,在這一分鐘裡,我想了好多好多:先烈們那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形象浮現在我眼前。董存瑞、邱少雲、劉胡蘭……是像他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的千千萬萬個革命烈士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子孫的幸福,他們不顧自己的身軀,英勇地衝上前陣殺四敵人,難道為了這些為我們犧牲的革命烈士,我們就不能好好學習嗎?我們是21世紀新一代接班人,應該好好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不辜負先輩們的殷切期望。「為革命時刻準備著」。安息吧,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汗不會白灑,你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一定會完成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實現你們的夢想!
不知不覺,一分鐘過去了,那一分鐘裡,我的眼睛裡沒有眼淚,但我的心在流淚!最後,我們該獻上手中的白花了。一列列整齊的隊伍,繞著烈士墓,把手中的白花,輕輕的放在了烈士墓
篇二:祭掃烈士墓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今天的活動有四項。第一項是獻花圈,學校領導把花圈敬獻給為了解放全中國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們。第二項是默哀一分鐘,平時喜歡打打鬧鬧,嬉皮笑臉的同學,這會兒到特別嚴肅,都非常認真。第三項是關工委的爺爺為我們講日本人在汾陽犯下的滔天大罪和英雄們的堅貞不屈,日本人的罪行不可饒恕,我們一定得銘記歷史。這位爺爺的講話讓我思潮起伏,思緒萬千。這裡長眠著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們。,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獻出寶貴的生命,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他們跑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無私,有了你們的崇高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第四項是我作為學聲代表發言,引用發言稿中的這一句話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如果你們是晶瑩的露珠,正一路歌吟著衝向大海,那我們是無數顆小水滴正跟在你們身後,衝破驚濤駭浪」是的,的確這樣好比先烈們是銀河系的星星,雖隕落了,單但我們這些無數顆小星星會繼承你們的事業,沿著你們的足跡永遠走下去。
我想高喊一句「先烈們永垂不朽」。
篇三:清明祭掃烈士墓有感
今天,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了豐縣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事後我深有感觸。豐縣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湖西革命根據地中心區,有1200多名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長眠於祖國各地。
李貞乾就是其中之一。李貞乾(1903-1942)名秉剛,字貞乾,江蘇省豐縣李新莊人。1928年任豐縣師範校長。1938年9月經王文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在抗日戰爭開始,他就與王文斌等積極組織抗日武裝,轉戰以單縣為中心的湖西地區,創建湖西抗日根據地。歷任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挺進支隊隊長,蘇魯豫支隊第四大隊隊長兼政委,蘇魯豫邊區後方司令部司令、抗日辦事處主任,魚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湖西專署專員,,湖西中學校長等職。深受湖西人民愛戴。
1942年12月,日軍在32師團師團長石井一郎統一指揮下,糾集濟南、徐州等地日偽軍一萬餘人,分七路「鐵壁合圍」進攻湖西根據地。這次「萬人大掃蕩」對湖西來說是空前的。115師教導第四旅首長和地專領導共同商定,決定由十團掩護專署機關向單縣東南方向突圍。由於專署機關沒有按時出發,在馬橋一帶被敵包圍。李貞乾同志果斷決定:警衛連一、二排掩護幹部群眾和傷病員突圍,他帶領留下的幹部和戰士打狙擊。激戰中,李貞乾身負重傷,在同志們的攙扶下,他艱難地爬上馬背,深情地看著面前的同志,向前一指,大喊一聲:「同志們,前面莊子沒有敵人,衝進莊就是勝利。」人們都向村子衝去,他卻掉轉馬頭,縱馬衝向敵人。敵人慌忙調轉炮口,一聲巨響,白馬淹沒在血與火之中。一位民族英雄就這樣逝世了,享年36歲。
他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精忠報國的英雄,在漫長嚴酷的革命鬥爭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前赴後繼。我們以他們而自豪,更應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刻苦向上,將來為祖國,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篇四:祭掃烈士墓
清明節的一天,天陰沉沉的,還下著霏霏細雨。我們高舉著隊旗,拿著花圈,懷著悲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伐,到六峰山腳下祭掃烈士墓。
來到烈士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銀白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雄渾有力的黑體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在一排排傲然挺立、蒼翠欲滴的松柏下顯得格外莊嚴。聽了雄壯的《國際歌》後,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在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自己的胸前,看到胸前那鮮豔的紅領巾,再看看那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無限哀思湧上心頭。這時,我仿佛看到在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裡,在豺狼當道的黑暗年代中,一個個革命烈士在戰場上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革命事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時,我的耳邊仿佛震蕩著激烈的槍聲,眼前縈繞著戰鬥的硝煙。接下來,我們四年級的同學齊唱《我們的田野》,歌聲此起彼伏,我們每個同學仿佛沉浸在婉轉動聽的歌聲當中。最後,幾位同學恭恭敬敬地獻上花圈,我們也面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將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放在了烈士墓前。在一陣陣清脆的爆竹聲中,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墓。在離開烈士墓之際,我的耳邊仿佛還想起那震耳欲聾的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在回校的路上,我想對烈士說:「你們安息吧!我們會高舉你們的旗幟,繼承你們的遺志踏著你們的足跡走,照著你們的樣子做,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