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00字(五篇)
2024-11-25 09:25:10
在生活中,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有許多的閥門都是從大自然裡面發現的,下面是小編精選整理的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大自然的啟示
我從大自然的啟示上明白了,雖然只要我們輕輕一踩他們的生命就沒有了。可是,我從螞蟻的身上,收穫了一種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可貴品質——團結合作。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門口散步,忽然看見地上有一塊餅乾,餅乾旁邊正站著一隻小螞蟻,我想:這隻小螞蟻在幹什麼?於是我好奇地蹲下仔細的觀察著這隻小螞蟻。只見他先用觸角頂餅乾,可是餅乾絲毫不動。它的這一舉動讓我明白了它是要把這塊餅乾抬起來。我繼續觀察,它又想用前腳推著餅乾前進,可是餅乾就是不動。最後,它用後背艱難地扛起了餅乾,可是一扛起來就吃不消了,就又放下了。小螞蟻雖然沒有走,但是可以看出它失望了。小螞蟻又在餅乾前來回走動,好像正在想著什麼辦法,然後悄悄離開了,我想:這隻小螞蟻肯定是放棄了,我也沒什麼可以看的了,回家吧。正當我起身準備走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大群螞蟻向這塊餅乾走來,帶頭的正是那隻小螞蟻!那群螞蟻在小螞蟻的指揮下,分別在餅乾兩邊排成兩列,大的用後背扛,小的用觸角頂,終於把餅乾抬起來了,我一直注視著餅乾和那群螞蟻,看著他們消失在碧綠的草地上。
小小的螞蟻都有這種堅持不懈、團結互助的精神,何況我們人呢?。所以,我們要學會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不能一意孤行。這就是我從螞蟻搬食這件事中得到的啟示。讓我們記住茨威格的話――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篇二: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是人類的好老師,它給了我們許多啟示,我先給大家介紹幾種科學家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的東西吧!
鯊魚是「海中王者」,它遊泳時那飛快的速度,令人震驚。是什麼讓它具有如此快的速度呢?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和試驗,終於發現了鯊魚的秘密。原來鯊魚身上布滿了淺淺的溝紋,這些溝紋可以讓海水順利的滑過,並且不會產生旋渦。於是科學家根據這一原理,製造出了一種泳衣——鯊魚泳衣。這種泳衣上特地加上了齒狀突起,有效地引導水流,並收緊身體,避免肌肉顫動,成為了無數遊泳運動員鍾愛的泳衣。
現在人們出行喜歡用的交通工具也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出來的,哪個交通工具呢?是地鐵。地鐵其實是根據鼴鼠發明的。鼴鼠在地下打出一條長長的通道,自由自在地在這地下世界生活著。它們不受外界幹擾,不怕颳風下雨。科學家就根據這個啟示發明出了地鐵。這使原本擁擠的「地上交通」因為「地下交通」的分擔而減輕了許多壓力。
還有一種軍事裝備、探測裝備——潛水艇也是根據大自然中的生物——魚得到啟示發明出來的。魚的身體中有一個器官叫魚鰾,魚鰾在充滿空氣時會上升,在癟下來時會下沉,這樣,魚就可以自由地在水中浮沉了。科學家從中受到啟發,經過多次思考、研究、試驗後,發明了潛水艇。
從生物中得到啟示發明的東西還有許多,我們要好好學習,也從生物中得到啟示,發明對人們有益的東西。
篇三:大自然的啟示
在生活中,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有很多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動植物身上發現的。小青蛙為什麼一定要等飛蛾起飛才發動攻擊呢?通過多次實驗,仿聲學家終於發明了電子蛙眼。
為了弄清楚為什麼青蛙一定要等飛蛾起飛才發動攻擊,仿生學家對青蛙進行了特殊的實驗研究。原來,蛙眼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成五類,一類只對顏色起反應,另外四類只對運動目標的某個特徵起反應,並能把分解出的特徵信號輸送到大腦視覺中樞——視頂蓋。視頂蓋上有四層神經細胞,第一層對運動目標的反差起反應;第二層能把目標的凸邊抽取出來;第三層只看見目標的四周邊緣;第四層則只管目標暗前緣的明暗變化。這四層特徵就好像在四張透明紙上的畫圖,疊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因此,在迅速飛動的各種形狀的小動物裡,青蛙可立即識別出它最喜歡吃的蒼蠅和飛蛾,而對其他飛動著的東西和靜止不動景物都毫無反應。
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準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幹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飛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飛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生活中,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生物,有所發現,有所發明。
篇四:大自然的啟示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走出浩瀚的書海,大自然就是一位無聲地老師。下面,我就來講講我從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
有一次我在小區的草地裡發現了一窩螞蟻。只見它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搬運著米飯粒,餅乾渣等食物。其中幾隻個頭較大的竟然搬著一隻馬蜂,但是馬蜂的個頭太大,洞口太小,怎麼辦呢?我急忙找來放大鏡,想觀察它是怎樣把這樣大的食物運進洞的。
只見它用腿上的小刺,把食物割成和洞口一樣大小,在把分割後的食物一一搬進洞。我仔細觀察了螞蟻的腿。原來螞蟻的腿上有許多小刺,非常的鋒利,就像挎著一把「瑞士軍刀」便於切割食物。
突然,我有個奇思妙想,如果有像螞蟻一樣的工具,可以非常容易的切割材料,可以算出物體的面積、體積、那工程師造房、修路會省多少時間、精力啊!它看似像一根金屬棒,打開蓋子可以看見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低壓水刀,使用起來非常安全。另一端是探照燈,和微型電腦連接,可以把物體的樣子擬化出來,並計算出來各需要多少材料,會損失多少,完工後的樣子是什麼,把它廣泛應用於建築、雕刻、還可用於鑽探、研磨、等尖端技術。雖然這一切只是海市蜃樓,但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研製出來的。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出室內,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追隨著大自然的腳步,你一定會有所發現。
篇五:大自然的啟示
看了動物世界這本書,我從書中了解到啄木鳥、食蟻獸的生活特性和特異能,從它們身上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同時也得到一個啟發:
在農村果園裡,我們常常發現害蟲鑽進樹幹、成熟的果子裡,為了保護果林,農民們只得不斷地大量噴農藥,這樣的結果呢?不但成本高,而且人們在食用時,超標的農藥讓人們望而生畏,如果滅蟲不及時,人們也只得把那些「無藥可救」的果樹心痛地砍掉。在現代化的農村裡,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啄木鳥來幫果樹們看病。
大自然給人們有許多的啟示,飛機是根據蜻蜓發明的、流狀形的輪船是仿照海底的鯨發明的,那麼我在想:我們何不仿照啄木鳥的嘴和食蟻獸的舌頭來製造一種輕便的滅蟲機呢?在這種滅蟲機裡,我們可以裝一塊電腦晶片,這樣,它就可以準確無誤探測到病樹,然後,我們可以按一下手柄上的一個紅鍵,從那裡面就會彈出一個類似啄木鳥的嘴一樣的又尖又帶勾的鋼管,它可以準確無誤地在有害蟲的樹上打一個極小的洞,然後用帶勾的鋼管嘴將它勾出。要是白蟻呢?大家不要慌,我們可以先將鋼管嘴收進去,然後,再按綠色的健,一條仿食蟻獸的舌頭就會從裡面彈來,那富有粘性的長舌,一「鑽」進洞裡,那白蟻便會輕而易舉地全部被消滅。
大自然真美麗啊!我愛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