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代價作文
2024-11-21 01:39:11
【參考1】
痛苦是成功的基石,痛苦又是失敗的所在。付出後的回報是幸福的……
司馬遷在「腐刑」的痛苦下才完成《史記》,勾踐在臥薪嘗膽的痛苦下方滅吳復越。走過痛苦的路才能取得收穫。
痛苦—人性最正常的一種心理狀態。每一段痛苦都不會白熬。林肯一生經歷了多少痛苦?戀人的死,多次競選失敗……倘若他放棄,所有的痛苦付之東流。正因為他徵服了痛苦,他才當選美國總統。
痛苦孕育了華貴的珍珠,為世人所喜愛。有這樣一句話:成功的花兒背後是無盡的血淚。從19世紀起,中國人一直都在水深火熱的痛苦中掙扎,列強對中國的瓜分、逼得我們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梁啓超到孫中山,再到毛澤東,從這百餘年來的痛苦徵程在1949年翻開新的一頁,到現在的新中國。
痛苦是值得的,每個人的成功都曾揮灑過痛苦的淚。毛澤東從少時立志,到成為國家主席,他經歷過多少的痛苦?受父親的氣,受老師的氣,在每個365天裡天天用冷水沐浴全身……千錘百鍊方成材。
如果紅軍在長徵中止步,沒有二萬五千裡的痛苦,哪來著新中國?
痛即悲,苦即傷。走過一段痛苦得來的是無價的回報。2008年中國圓夢北京,實現了1908年《天津青年》上的奧運三問。從1993年2票之差敗給雪梨,到2001年以34票的優勢華麗揭開北京奧運的序幕。再到2008,圓夢了!中國穿越過多少痛苦,流淌了多少艱辛。也正因為痛苦的存在,生活才有了那麼多的斑斕;也正因為痛苦的存在,才有了歡樂與祥和。
記住一句話:你永遠也不是最痛苦的人。不要一味沉浸在痛苦之中,一步一步走,人生在世,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痛苦的決心。
沒有痛苦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痛苦如影隨形,只是感受程度不同,不經意時會流露出來,而我們做的就是將痛苦走下去。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痛苦如果說是鑽沙的熔煉,那鑽石就是痛苦後的歡樂。珍惜和把握每一次痛苦,它可以成為成功的墊腳石。痛苦是短暫的,成功可以永恆。
痛苦的代價會讓你從石頭變成珍珠。走過痛苦,下一步就邁向成功。
【參考2】
這,就是成長慘痛的代價。
「理想的翅膀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沉重。」這句話是項斯微說的。
的確。我們長大了,我們變得越來越現實。那些夢幻般的水晶花園早就不復存在。成長是殘忍的成長的代價是慘痛的。天真不再,稚氣不再,就連單純,似乎也不再。成長把我摔得那麼痛成長把我打得遍體鱗傷。我就這麼敗了,赤裸裸地敗給成長,什麼,都沒有留下。
成長以後,我擔心。擔心那脆弱的友誼會在不經意間被我摔破,然後,我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似流水般地一去不復返,只給我留下慘痛的記憶和刀割般的疼痛。我也擔心,擔心我找不到最真摯的友誼。我不明白什麼叫單純也不懂得自己是否單純,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曾經被一份不單純的友誼傷害過。它像刺刀般地狠狠地刺向我的心臟,然後,我看到自己體內深紅色的血液伴隨著淚水不住地流淌,我敗了,敗給這所謂的人性。不可否認,我對友誼有著深深的依賴,甚至可以說,友誼,是我的第二生命。正因如此,我才會如此害怕。朋友之間的勾心鬥角是很難受的。我曾經讓我的第二生命在生死之間徘徊過。現在,它復活了,從今往後,我要讓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它,讓它永遠光彩奪目!
成長以後,我畏懼。曾經,我無限憧憬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美好,任何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公平。而今,我被這個陳腐的社會擊倒。我陷入了絕望黑暗的光圈裡而無法自拔。終於相信了那句話「你不能改變這個社會,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被這個陳腐的社會改變。」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會如此迷戀郭敬明。因為他的作品中,滲透著透骨的絕望。我們都絕望地享受著絕望。我們,同是絕望人。
成長以後,我收穫了什麼?絕望?孤獨?寂寞?憂傷?
在我單薄的青春裡,我收穫了明朗的憂傷。我收穫了本不應當出現在青春裡的隱忍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