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和平高中作文
2024-10-27 16:16:10
和平猶如一道春風,輕輕的穿拂在人們之中,人們離不開它那夾著鮮花與青草的淡淡清香,小編收集了珍惜和平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珍惜和平
大家都知道,戰爭是可怕的,又是可恨的。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段至今都使國人忘不掉的歷史,那就是長達八年之九的抗日戰爭。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在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侵略軍共屠殺中國人三十萬之多,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數字啊!相當於非洲地區的一個小國的總人數。
時隔數十年,儘管現在的中國處於和平狀態,但是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仍瀰漫著戰爭的硝煙。二零零八年,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參賽隊伍中,伊拉克只來了一名運動員,還有的國家,連一名運動員都沒有來到中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許多運動員的國家都還處於戰爭之中,有的是在衝出敵人的封鎖線,趕來中國參加奧運會時不幸遇難了;還有的是受到了國家的限制,不能來的中國參賽。這就是戰爭的可恨之處。戰爭使人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戰爭使人們更加貧窮,疾病頻發;戰爭使學生們不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好好學習,不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時光。
儘管我們制止不了戰爭,但是我們可以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名勇敢而又堅強的維和隊員,去世界各地扞衛和平,讓世界所有的國家都不會再有戰爭;讓世界各國都團結友愛,共同生活在地球這個美好家園之中。
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第二篇:珍惜和平
和平猶如一道春風,輕輕的穿拂在人們之中,人們離不開它那夾著鮮花與青草的淡淡清香,小到營造家庭中的溫馨氛圍,大到維護國際的共同發展。
人們愛和平,於是從古至今都精心的,用光明與正義,溫暖與關愛,善良與純潔,以及包容、同情等一切人性中最美好的素質編織成一件柔軟的外套努力的守護它。
但世界上總有陽光照不到的陰晦角落,和平之花開不到的荒野,在那厚厚的灰塵下,一些蛆蟲正在啃食著和平的生命,從歷史的進程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使和平千瘡百孔,近些年來美國充當和平大使為「維護世界和平」住進了伊拉克,陳水扁的「搞臺獨」政策,以及近期發生在西藏自治區的無端恐慌,無疑使和平受到了重創。
當然披著羊皮的狼終將被識獲,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殘害和平的無賴定會受到制裁,因為人心底那愛好和平的天性將化做一根繩索緊緊的絞住邪惡的脖子,就像那湛藍的大海衝洗著金黃的海灘,陽光下嫩綠的橄欖枝正在那裡生長。
第三篇:珍惜和平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源於哪裡?你何嘗想過?
回想起70多年前,世界正籠罩在法西斯的恐怖主義之中,可謂時局動蕩,民不聊生,這時,來自世界各地的革命先烈們湧現出來,為世界和平拋頭顱灑熱血,經過他們的頑強抗爭,世界才得以安寧。
1945年10月1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都沉醉在國家解放的歡樂之中。可又誰想到那些為國家和平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們呢?沒有他們,哪來的國家解放?又哪來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呢?若沒有那些英雄的犧牲,可能現在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他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母親,可他們卻做出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選擇。
時光推移到今天,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75周年。75年,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當時遇難人數是30萬!30萬!這只是不完全統計,這是因為當時國家的落後。俗話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南京大屠殺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對於過去,我們要刻骨銘心。對於現在,我們更要珍惜。
戰爭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是教訓,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真學習,讓祖國強大,免受日寇的惡意挑釁
第四篇:珍惜和平
當伊拉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戰火之中時,當部族戰爭使非洲饑民顯出呆滯的神情時,當嬌嫩的和平之花被無情的戰爭擊倒時……我們不禁會想,戰爭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在21世紀開啟了新的旅行之時,我們應該珍惜和平,為戰爭敲響警鐘。
放眼中外,戰爭永遠是災難的化身,國破家亡的種子。馬可.波羅筆下的中國元朝曾是多麼的繁榮昌盛,疆域曾是多麼的遼闊。可就是這麼一個強國,由於連年徵戰,百姓賦稅繁重,竟然在轉瞬間滅亡了,再看看曾經極盛一時的德國幾乎操控了整個歐洲,可又是因為戰爭才落個國破家亡的下場。戰爭毀滅了城市,改變了青山,使人們背井離鄉、奔波流離,所以說,它永遠是鮮血流成的。那沾滿鮮血的雙眼,早已辨不清哪是和平之花,哪是橄欖枝了!
聯想古今,多少繁榮盛世皆出於和平穩定之時。唐太宗統治時期,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祥和安定,經濟繁榮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又如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於和平時期,戰爭時期被破壞的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日趨強盛,中國人們的明天一片光明。和平創就繁榮,社會的繁榮離不開和平,遠遠望去,那朵和平之花開放得更加美麗了。
「我是帶著橄欖枝來的,也是帶著一個民主戰士的槍來的,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由此可見,我們應該珍惜和平,為戰爭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