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和諧結構作文的方法
2024-11-10 12:24:11
近年來,「和諧」一詞在報刊、電臺頻頻亮相,成了點擊率較高的詞彙,「構建和諧社會」成為社會的熱點。因而,學生很容易從「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我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等角度來組織材料,但這樣選材,角度大而空,學生離這樣的政治生活距離較遠,寫出來必定空洞無物,我們只有學會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從小角度切入,從具體的事物入手去構思,才能言之有物,具體生動。
一、議論類文的構思指導
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力求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擬定一個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可以採用以下幾種結構方式:
1、先揭示和諧的含義,一般採用排比句的形式,列舉多個領域和諧的具體表現,如解題中所說,然後揭示和諧的重要性,最後談如何達到和諧,例如和諧的前提有尊重、平等、法制等。
2、先從反面舉例,然後揭示不和諧的危害,指出和諧的重要。
3、正反對比著寫,可以在闡釋和諧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後果等方面對照著寫。
二、記敘類文的構思指導
首先確定所要表達的範圍,如家庭、社會、人與自然等,截取一個片段或幾個片段鋪敘成文。必須向學生講明白,記敘類的文章要特別注意結構的精巧設置、細節刻畫的運用和語言的形象生動。
根據文題提供的材料,題材可以涉及以下三個大的方面:
(一)寫自然界之間的「和諧」
作者可以寫自然界的動物之間、植物之間、動植物之間的「和諧」。動物之間的「和諧」,如動物世界中小熊、小貓、小狗之間的友好交往;植物之間的「和諧」,如植物園中樹木、小草、花兒之間的相互映襯;動植物之間的「和諧」,如牛羊與草原、小鳥與森林、遊魚與河流等的相互依存。
文章可以運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採用動化劇本的形式,把動植物虛化成人,通過動植物之間的對話、動作、神態等的描寫,表現自然界需要和諧,和諧讓萬物變得美好。
(二)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1)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如「媽媽」與「奶奶」之間的和睦相處,「爸爸」的善解人意,妥善處理與外公、外婆之間的關係,「爸爸」、「媽媽」和「我」之間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體現的融融親情,通過生活中真實、具體的典型事例,運用生動的描寫方法,表現「和諧」的可貴。
(2)學校師生之間的「和諧」,如「老師」與「我們」之間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氣氛,這既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又能表現新型師生關係。還可以寫同學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化解、友好交往等,寫「我們」兩名尖子學生因相互嫉妒產生糾紛,影響了各自的進步,也破壞了班級的榮譽。慘痛的教訓,讓「我」感到和睦相處,才是唯一的出路,對大家都有利,於是,上演了一段「將相和」。
(3)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如陌生人對「我」的錯誤或過失行為的諒解、寬容,讓「我」恐懼的心變得溫暖,或「我」熱心幫助陌生人感到快樂,或鄰裡之間的相互體諒、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還可以表現對和平的渴望,渴望臺灣早日回歸,渴望世界沒有戰爭,渴望伊拉克的同齡人像我們一樣,能夠平安地坐在教室裡學習,可運用書信體或庭審記錄體,採用對比襯託、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把內容寫充實。當然,也可以寫想像文,寫太空人與人類和諧相處,相互學習、借鑑、互補,共謀發展。但這類社會類話題,取材的範圍大,內容離學生生活遠,學生很容易寫得空洞,說大話套話,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得力。這類題材學生在寫作中要慎重選擇,儘量不涉及。
(三)寫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方面的主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立意:
一方面是從正面來立意,寫「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如寫「我們」保護身邊的森林、草坪、環境,也可以寫「我們」節約糧食、水、電,可以寫愛護「我家」的寵物,從我的生活寫起,從我身邊的小事寫起,以小見大,表現「保護環境」的大主題。
另一方面是從反面來立意,寫人類與自然的不和諧相處。如無節制的使用,無休止的放牧,亂砍濫伐,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塵暴、山洪暴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屢屢發生。工業發展與環境發展不協調,無休止排放廢氣、廢水,空氣品質下降,氣候變暖,水質惡化,動植物物種減少,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東南亞發生的海嘯就是例證。也可以選擇記敘文或議論文的體例,記敘文可採用調查報告或想像的形式對現實進行描寫,或對未來後果進行推測,對美好未來進行設想。議論文,可運用大量的科學數據和事實證明和諧發展、協調發展對人類的重要性。
[寫好和諧結構作文的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