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2024-10-28 19:45:10
中秋節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夜是這個節日裡最重要的時段,也是節日的精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1】
我一直認為,中秋夜,皓月當空,與朋友或家人坐在一個桂花飄香的院子裡,聽著古箏,吃著月餅,品嘗著美味佳餚,聊著快樂的話題,就是最理想的中秋之夜了。
我喜歡過節,也喜愛那些有著感情色彩的傳統節日,那樣的日子會讓人想起一些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就如七夕會讓人想起牛郎與織女一樣,中秋節則讓人想起了月宮與嫦娥。
一個如花似玉,美麗驚豔的凡間女子,因為偷吃了不老仙丹,而飛天成仙,住到了廣寒宮裡,整日與搗藥的玉兔和砍伐桂樹的吳剛相伴。
月宮美麗而寧靜,吳剛和玉兔各自履行著各自的職責,嫦娥獨自在月宮裡翩翩起舞,揮灑著孤獨與寂寞,那便是她的生活,月宮便是她的世界。嫦娥從一個凡人變成仙子,她不再有婚姻與愛情,不再有凡人的痛苦與歡樂,也無所謂悲傷與與幸福,她有著恆古不變的容貌和美麗,守著廣寒宮,歲月不再流失,生命也變成永恆,可是她後悔過嗎?假如可以重新選擇,她是選擇為人之妻,為人之母?選擇品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還是選擇奔月?
世人都想做神仙,那有神仙想做人。一個美麗的神話,在中秋之夜又讓人憑添了幾分想像。
還是喜歡那首詩,中秋之夜腦海裡也必定會湧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2】
八月十五,月圓之秋,團圓之夜,人們都在柔和的月光下體味著與家人在一起時團圓的歡樂與幸福……
坐在月下,泡一壺普洱,吃一塊月餅,與家人談論各樣的趣事,想必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花好月圓,嫦娥仙子的衣袖又撩撥起人們各種美麗的嚮往;花好月圓,金榜題名,記錄著無數勤勞的人們不懈追求的腳步;花好月圓,不經意間使思鄉的遊子清淚沾巾。也許八月十五這個日子,便是月對人們的回禮吧?就在這個月夜,她周身散發著醉人的光芒,猶如女神一般端莊……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的。幸運的是,我們卻從這皎潔的月上,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天文曆法、中醫中藥、四大發明、唐詩宋詞……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經歷過的。看著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歷數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傲。想到這裡,笑意爬上臉頰,纏入眼眸,勾起嘴角,都因中秋節啊……
今日,月下遊玩的習俗,已經沒有舊時的盛行,但一家人其樂融融,設宴賞月仍是不會改變的。在圓圓的月亮的,圍坐著圓圓的圓桌,品著圓圓的月餅,吃著圓圓的蘋果,圓圓的葡萄……在這一天,在這個夜晚,好像只有圓圓的才能夠表達我們團圓的心情。親身品味這花好月圓的之夜給一家人帶來的歡愉,我們對未來一年的無限憧憬又時時浮上心頭。
試想東坡居士今若在,「此事古難全」的遺憾也許就灰飛煙滅了吧?來吧!在這團圓的夜,我們「把酒問青天」,在這團圓的夜,我們「千裡共嬋娟」。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3】
嫦娥奔月,吳剛砍桂,廣寒宮都與什麼有關?對了,就是中秋節,中秋節的產生是因為古時祭月是帝王的禮制,後來達官文士紛紛效仿,此風俗傳到民間,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直到現在。
說起中秋節,大家就會想起邊吃月餅邊賞月,猜迷更是不可缺少的習俗。八月十五的晚上,各個大型超市都有猜燈迷的活動,今年的活動,我們一家人都去露了一手,甚是開心,還獲得了一個禮品,這是什麼呢?在此我就先賣一個關子。
回到家中的小院,把一盒「七星伴月」放在桌上,看著月亮,說到這兒,你恐怕就有些疑問了,「七星伴月」是什麼?這就是一盒月餅,也就是猜燈迷的禮品,我們一家人看著圓圓的月亮,吃著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的月餅,月光溶溶,我們心中也其樂融融。
皎潔的月光照在每個人的身上,我睡在摺疊床上,吃月餅,沐月光,聽故事,什麼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月餅起義等故事更是聽得津津有味。我看著月亮似乎看到了嫦娥傷心的身影,看到了玉兔在一旁搗藥,看到了吳剛在無休無止地砍著桂花樹,繁星和皎潔的月亮比起來是多麼地微不足道,多麼地不起眼啊!
當然,各國中秋節的過法都不一樣,朝鮮語稱中秋節為秋夕;而中秋在南韓是一個大日子,一連放三天假,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回鄉探親,向親朋好友送禮亦是韓國人的習俗,每逢中秋節前一個月,南韓各大公司都會減價,從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所以他們亦稱中秋節為中秋感恩節。
中秋節,一個充滿民俗風氣的節日,是多麼令人嚮往,令人心動神怡,令人沉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