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等待的話題作文800字
2024-11-27 12:17:11 1
範文一:等待花開
夕日的餘暉,等待夜幕的降臨——為了迎來新的一天;晨曉的紅日等待藍天的擁抱——為了燃起新的希望!
年輕的天空,讓忍不住遐想,禁不住等待,更想問:幾時花開?只有用心度過每一刻,我想那才是最華麗的等待。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把我從夢中喚醒,睡眼惺忪的我卻清醒地知道:不能再留戀暖暖的被窩。於是,吸一口浸滿甜蜜的空氣,迎著清晨透涼的微風,我滿載信心向校園……年少的我們需要用心等待,一步一步努力著,一分一秒等待著更美好的明天。
琅琅的書聲是溢滿著青春氣息的旋律,我們是一個個風華正茂的歌手,而老師則是伴隨我們的指揮者。老師用汗水譜出昂揚的樂章,我們用信念構成活力的音符。聽,那校園之聲,是老師們的期望,是學子們對別樣未來的等待!
父母焦慮的目光,注視不斷成長的我們,同樣是在催促我們奮發、上進,鼓勵我們堅強不屈。頻繁地上下班,辛勤勞作,不為別的,只為讓我們安心學習和生活;嵌著歲風痕跡的皺紋是他們每日每夜對我們的擔憂。「天變涼了,多穿衣服!」——那是愛;「明天還要早起,早點兒睡覺吧!」——那是愛;「這次沒考好別灰心,下次加油!——好也是愛!每一個細節,都是父母對我們的期盼。我們就像等待開花的蓓蕾,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同樣也在用一顆感恩的心等待長大、等待去回報。
醞釀,醞釀,——用華麗的等待,用心迎接花季。滿心和自信和堅韌的毅力凝聚成手中的筆,我們昂首步入考場,和著青春節律的節拍奮筆疾書,最後又微笑著邁出考場!那將是年少的我們花兒綻放的時刻,更是花季裡最耀眼的時刻。
等待花開,不會是永遠的夢;等待花開,不會是很久的期待。花兒綻放,一定是一種最為美麗的綻放!
範文二:等待
梅鬥霜雪,獨立寒枝,那是在等待春天。雨聲瀟瀟,花木入夢,那是在等待晨曦。江河奔騰,一瀉千裡,那是在等待入海。而那一次的等待讓我明白了……
還記得那是兩年前的六月份,天氣日益悶熱,而我們的思緒也被外婆的病情牽引得急躁不安。看著病床上臉色蠟黃蠟黃,身體也浮腫的外婆,腦海裡一直盤旋著那張慘白的病危通知書,其餘的一片空白。
外婆一直躺在床上,似乎做什麼事都很吃力,動作很慢很慢,有時連睜開眼睛的力氣都沒有,不知不覺就昏睡過去了。但是外婆自始至終都沒有喊過一次難受,我守在外婆身邊,看著她時常皺著的雙眉,直覺告訴我,外婆似乎在等待什麼。在等待什麼呢?我不解,外公不分晝夜地守護在外婆身邊,甚至連盹都不敢打一個,舅舅一到周末就從上海趕回來看看外婆,與她談談心,媽媽也無時無刻地照顧著外婆。難道……
直到那一天,遠在大洋彼岸的姨媽連夜飛回了上海,我清楚地看到外婆臉上溢滿了欣慰和滿足,眼角的皺紋陷得更深了,那是這麼久以來外婆第一次笑,我想外婆等待這一刻已經等了很久了吧,不知在夢境中出現過數千百次。姨媽淚眼婆娑地坐在外婆身邊,一個勁地自責,而外婆只是虛弱地拉著姨媽的手,柔聲說:「阿煒,你來了……」那一夜,外婆和姨媽說了好多好多,似乎有永遠也說不完的話,外婆的臉上一直掛著祥和幸福的微笑。可是到了第二天中午,外婆就與世長辭了。
當我聞知外婆的離世,那猶如晴天霹靂,我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那一刻,悲痛的情緒將我淹沒,也在那一刻,我頓然明白了。外婆能堅持到現在,是一直在等姨媽啊!在姨媽遠在他鄉的兩年裡,外婆雖然口頭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裡每分每秒都念著姨媽,想著女兒生活得怎麼樣?工作順利嗎?有沒有煩心的事?當她病重躺在病榻上,身邊有丈夫、兒女、孫輩的關心,本可以很滿足,可就差那牽腸掛肚的女兒不在身邊,她就一直等著等著,當姨媽出現在外婆的眼前時,她的心事放下了,也就帶著滿足和安詳,沒有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外婆的等待,那是一種深深的牽掛,那是一份濃濃的親情。等待是漫長的,而親情是永恆的!
範文三:等待的背後
天色漸漸晚了,幾顆調皮的小星星也嶄露頭角,閃啊閃。月兒也掛在樹梢頭,漸漸逼近深夜……月光下,一位婦人正坐在庭院裡,嘴裡小聲嘀咕著:「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來呀?」她的目光望向門口路的遠方……
小時候,每當吃飯時,媽媽總讓我和妹妹先吃,她獨自一個人等爸爸。我不止一次地勸她:「媽,咱們先吃吧,爸回來自己吃!」每次媽媽總是說:「你爸不回來,我吃了也涮不了碗。」我自以為是地說:「你真傻!」媽媽總是淡淡地一笑……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了……
記得那天,同樣是傍晚太陽落山時分,鄰居家都早早地吃起了晚飯,我和妹妹也早己吃起來了,可媽媽還沒吃。今天是例外,爸爸去打麻將了,而不是去上班,可媽媽怎麼還要等啊!我真不理解媽媽的心思……
時針己過八時,爸爸悠閒地回來了,媽媽一臉嚴肅,爸爸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去廚房盛飯吃。媽媽故意把鍋挪到她所坐的灶的一邊,爸爸看了她一眼,拿碗又去盛。媽媽又往回一挪,爸爸生氣了,大發雷霆:「不吃了!」說著把筷子摔到了地上。媽媽提高了嗓子:「怎麼,去打麻將還有理了,家裡那麼多活不幹……」爸爸不與之分辯揚長而去……
媽媽落淚了,家裡生活過得比較拮据,活又那麼多,平日裡爸爸上班家裡無論多累的活都是媽媽一肩挑起。我知道媽媽很辛苦,很委屈,而爸爸忙中找樂,不知分擔一些……可媽媽為什麼又要等他呢?
終於,我在媽媽的日記裡找到了答案:「孩子平日裡問我:『媽媽,爸爸去上班,為什麼你總要等他回來?』我知道她在外面風裡雨裡的很辛苦,很不容易;孩子又問我:『為什么爸爸去打麻將的那天你還要等他回來吃飯呢?』我理解他,就那麼一點兒愛好又怎麼能剝奪了呢?可家裡的活實在太多了,有時我……」
啊!我明白了,等待的背後是媽媽對爸爸的關心、理解、寬容……記得有句話這樣說:愛,有時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它需要細緻入微的關心與問候;愛,有時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它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時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它需要相濡以沫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