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座談發言材料
2024-11-13 00:03:10
【第1篇】
毛澤東同志有個「未便再薦」的故事。李淑一是烈士遺孀,又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能詩善文,有人請求毛澤東將她推薦到中央文史館。1954年,毛澤東為此寫信給秘書田家英說:「有人求我將她薦到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願意接受此種幫助否?」
從古人「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到伯樂相馬,再到賽場選馬,其要都在一個公字。文史館選人以嚴而拒納,毛澤東同志「未便再薦」,同樣為了一個公字。但何以能守公、秉公、達公?關鍵就在於以公為念、以嚴律己。毛澤東不因私誼而廢公事,不因感情而棄公道,正是對公與私邊界的嚴格恪守。習近平同志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為的就是涵養共產黨人的尚公、奉公精神,以嚴護公道、以嚴守正道。
俗言說,公道自在人心。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公即是一種高境。《呂氏春秋》曾講「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正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無私、為公自古即成聖賢崇尚而修養練達的文化情懷。對於為政者來說,公更是一種無上追求。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公生明,廉生威」;從「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公文化」可謂源遠深厚。
誠然「有公心必有公道」,但惟有始終從嚴養性,才有公心源深而不斷。固然「天下非一家之私」,倘遇公與私之利害得失權衡,惟以從嚴約己方能去私心。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從嚴要求自己,才能養其公心、成就公道。有的人走上從政之道,原本就想撈一把,正所謂「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有的人雖以「公天下」自況,但在權、錢、色面前把持不住自己,以致廢除公道、大開私門。惟以嚴養一顆公心,善守嚴、恆持嚴,面對歪風邪氣而堅決抵制,面對私利誘惑而穩得住心神,如此不斷砥礪淬鍊,方能超然物外、寵辱不驚,最終就公義、守正道。
還必須看到,身為領導幹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權力,如果不能嚴格監督、嚴加約束,就不能保障權為民所用,做到秉公用權。我們說,作為黨的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但只有從嚴治黨、從嚴要求、從嚴制約,才能促進各級幹部不斷破除私心、成全公義。自古而今謀私者甚眾,棄清廉、納貪賄、縱私慾者不絕,固與律己不嚴有關,也與外在約束過寬過松有關。今天,從「鐵八條」,到反「四風」,我們黨不斷織密織牢紀律與制度之網,為的就是強化剛性約束,從嚴管理,促使各級幹部一心為公、謹慎用權。在這個意義上講,嚴就是公道,嚴就是公序,嚴就是公正。
明代名臣于謙有詩云「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對於今天的領導幹部來說,不管是自律以嚴,還是他律以嚴,有嚴才有清風正氣,有嚴才有民心公論。在推進治理過程中,嚴格約束自己,嚴守用權邊界,嚴禁行為出格,必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也才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2篇】
幹事創業,最可寶貴的品質是什麼?
新中國初創,百廢待興,主持財經工作的陳雲以「先小人後君子」為原則錙銖必較。他告誡財經幹部,「不能拿老百姓的錢開玩笑」,「要廉潔奉公,同每一元錢作鬥爭,個人不動用公家一元錢」。
也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針對一些地方法院頻發錯判案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董必武想方設法改進審判人員的工作作風,不僅讓人彙編了證據調查的指導手冊,還將「隨處留心觀察」設定為審判人員的絕大本領。
兩則故事有一個共同特質,這就是不僅從嚴上要求,更向實處著力。陳雲務實節儉,成就「紅色掌柜」的美名;董必武求實調查,成為共和國法制建設的奠基人之一。從嚴從實,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的就是要發揚優秀共產黨人幹事創業最可寶貴的品質。
自古而今,「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孚人之理」,實幹興邦始終是治國理政的至上圭臬,循名責實則是做人處事的金玉良言。反觀「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流,「華而不實,恥也」,教訓值得記取。縱觀歷史,惟此一實字,乃謀事之基、創業之根、做人之本。今天,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實不僅是幹事創業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種歷史責任。能不能求實、務實,能不能唯實幹、重實效,見證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更檢驗黨性與品行。
從「辦事不吭聲」的老實人張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幹部焦裕祿,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的「草鞋書記」楊善洲,儘管時代方位不斷變化,但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始終都是優秀共產黨人的本色。今天,要成為我們時代的好幹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組織上判斷一個幹部是否敢於擔當,是否有責任心,關鍵還是看實不實。那些喜歡拍腦袋決策卻不顧忌後果、喜歡權力在握卻不願擔當責任的人,那些一說起來滔滔不絕、一做工作卻不行的人,都不會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把實作為一種品質去追求,作為一種境界去修養,作為一種責任去承擔,始終堅持埋頭苦幹、踏實肯幹,必能擔起時代重任,也終究不會吃虧。
謀事不實,藍圖再好也不過是畫餅充飢;創業不實,夢想再美也只是黃粱一夢;做人不實,立身之本必定蕩然無存。處在改革攻堅期、社會轉型期,實幹「則難者亦易矣」,不幹「則易者亦難矣」。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自覺,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才能啃下硬骨頭、打破利益藩籬;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有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實勁,才能穩實增進人民福祉、堅實成就黨的大業。我們黨從嚴從實要求幹部,強調實是領導幹部的時代責任,道理正在這裡。
「千古風流在擔當,萬裡功名須躬行。」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勝利喜悅,也可能面臨著「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難風險。惟有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崇實氣魄,拿出駿馬追風、馳而不息的踏實精神,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點點燃亮夢想的榮光。這是神聖的使命,我們應有捨我其誰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