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宵節的小學優秀作文【精選】
2024-11-24 04:54:10 1
導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過後,元宵節是最值得紀念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元宵節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家鄉的元宵節
我家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
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衛生,布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戶都在廳堂裡擺上了供品,然後畢恭畢敬地等侯著。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響,遊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愛的金童玉女,還有恐怖的黑白無常,最後才是微笑地俯視著人們的「娘娘」……。我們跟在隊伍的後面,走街串戶,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日子是我們的日子,因為有著娘娘的庇佑,我們就是犯了錯,大人也不會責罰小孩的。
正月裡雨經常會淋淋瀝瀝地下著,天陰沉沉的,很是討厭,可是十五這一天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那一天天是最藍的。
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小作者敘述了家鄉的元宵節活動時的盛大場面。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生動豐富,結構合理,詳略得當,如能把文章的結尾寫得再生動些會更好。
篇二:正月十五元宵節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年的最後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一天。
晚上,在奶奶家吃完團圓飯,就和大姑一家在榆次曲裡看花,我們在田森超市門口停了下來,那裡正在放禮花,你看這些禮花,它們以最優美的姿態輕盈的跳上了天空,逐漸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又在那一瞬間,綻放出最美麗的花,它們的樣子還各不相同:有的顯得富態華貴,有的纖細秀美;有的跳到天空中,瞬間綻放,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剎那間的激情,留給人們無窮的回憶;有的像高山流水般的緩緩的流下來,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有的閃著若隱若現的綠光,如同螢火蟲一樣,而又在炸開的一瞬間,又神奇的變成了紫色的星點落下;還有的如同金色的火箭一般互相交替的衝向天空,那仿佛是幾條互相纏繞在一起的蛟龍,又想擁有一頭閃亮刺眼的金髮的姑娘,美麗極了,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不時發出一陣陣歡呼聲和讚嘆聲,他們都被這美麗的禮花吸引了。
轉眼間,已經八點多了,我們便回了家,把家中剩下的炮拿出來放了,我想起了大年初三時買的孔明燈。我把它拿了出來,它是一個非常大的紅色紙袋,裡面有十字鐵絲和方塊固體蠟,我們將十字鐵絲固定支撐在紅色紙袋裡,又將裡面蠟點燃,當熱氣充滿紙袋時,就輕輕飄起來了,風一直吹著它跑,似乎沒有遇到什麼障礙物,一切都很順利,於是我在漂浮的許願燈下許願:新的一年裡,我順,家順,天下順。
鞭炮聲依然在耳邊,在孔明燈消失的地方,我看到了春天……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講述了正月十五看煙花的經過。文章語言優美,作者能夠採用比喻修辭細緻描寫禮花綻放的景象,值得肯定。文章採用總分總形式,結尾處表達了作者對元宵節的懷念。
篇三:家鄉的元宵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過後,元宵節是最值得紀念的節日。
——題記
人們在春節的爆竹聲後,在走親訪友後,又各自忙活起來,因為要迎接又一個熱鬧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這天,剛到傍晚,寂靜的村子便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民的心也隨之沸騰起來。聽到這盼望已久的聲音,小孩子更是歡呼雀躍、心花怒放。
農家院子平日裡一般只有自家人進進出出,可現在不同了,左領右舍走家串戶。製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車、彩馬停滿了院子,人們觀賞這五彩繽紛的藝術品,個個讚不絕口。
隨著夜幕的降臨,花船和花車上的蠟燭由孩子們點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時變得油光溢彩。燈會開始了,又唱又跳的花旦們乘上了花船、花車,也有騎著彩馬的,還有挑著花燈的,如衝鋒號一樣的聲音一響起,花燈們便開始遊行了,浩浩蕩蕩的向前進發。村民們扶老攜幼,跟隨那人流前行著,擁擠著,歡騰著。村民們在這時都呈現出不同的面孔,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他們載歌載舞,盡顯優美姿態,精彩的表演給人們帶來了歡樂,給家鄉帶來了美感和動感。
閩劇一直是村民們引以為傲的一道大餐,家鄉元宵節的閩劇並不是固定的一個點、並不是在一個狹小的舞臺上,而是隨著花燈每過一條街道,便停下來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表演一番。因而,我們稱它為「流動的舞臺」。我們總愛同舞臺一起浪漫在花燈中。舞臺上的紅黑綠黃、閃躲騰挪,無不展示著家鄉的底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學什麼,大家都是跟著感覺走,可表演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家鄉的元宵節,不但鬧出了村中的喜氣洋洋,也為新的一年鬧出了希望,為村民們鬧出了五穀豐登,鬧得人們個個笑逐顏開、春光滿面、精神抖擻。元宵節過罷,勤勞的人們又都走上了田埂,登上了漁船……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敘述生動的抒情散文。作者取材於家鄉富有特徵的中秋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家鄉中秋節熱鬧地場景,內容真實,感情充沛,抒發了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