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寬容的話題作文800字
2024-11-23 20:07:10
導語:寬容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學會寬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寬容的話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一:寬容
寬容,這兩個字是多麼平凡又簡單,它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尊重。
記得一次在學校裡。下課後,因為在上交作業時,一個同學的手臂重重地碰到了我。這個時候我正在用鋼筆小心翼翼地寫字,沒想到他會「打擊」我,於是墨水一下子濺在了紙上,雪白的紙上立刻隱現了藍色的蹤跡。我頓時勃然大怒,衝著這個同學吼道:「你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子?你給我賠!」我邊喊邊拍桌子的樣子大概嚇著了這個同學,只見他不斷向我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該怎樣賠?」我見他當真了,也繼續以兇狠的姿勢命令他:「明天,給我帶10元錢,作為墨水和紙的賠償費,還有我的時間和精神損失費!」他果真答應了。
回到家後,我仍餘怒未消,好像這個人上輩子就欠我債似的。媽媽詢問了情況後,開始批評我:「你這樣做真是太不應該了,不管他怎麼碰到了你,他都不是故意的,何況也道歉了,你不該向他索要10元錢!」見媽媽也為這個同學說話我就更來氣了:「媽,他浪費了我長時間的辛苦之作,浪費了我的墨水,浪費了我的白紙,還讓我生氣,這樣我很吃虧你知不知道!」媽媽開始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孩子,做人不能斤斤計較。你不該因為別人觸犯了你而對他人過分苛求。不錯,你是會有損失,可這並不重要。當你開口指責觸犯你的人時,你想他的心裡會好受嗎?東西破了,可以補回來。而心破了,卻怎麼也補不回來。所以,你要以一顆仁慈之心去寬容他人。
二天,當那個同學給我錢的時候,我拒絕了,並很高興地原諒了他,令他大為吃驚……
是啊,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他人,就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精彩。
作文二:寬容
穿梭於茫茫人海中,一個淡淡的微笑是寬容;一句輕輕的歉語,是寬容;「己所不欲,未施於人」也是寬容。
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的話讓我們知道寬容是博大的心胸。
寬容能改變他人。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晚上發現一個小和尚違犯寺規越牆出去遛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就地而蹲。一會,小和尚果真翻牆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這比訓斥苛責更有力量。從此,那位小和尚再也沒有違反過寺規。
寬容能成就自己。春秋時,齊桓公曾經和弟弟為爭奪王位而戰,管仲幫助齊桓公的弟弟。雙方交戰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齊桓公衣帶上的鉤子,險遭喪命。後來齊桓公抓住了管仲。齊桓公是寬容大度的人,不記射鉤私仇,採納,重用管仲,任命他為相國。管仲擔任相國後,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在你背後說壞話時,你是想伺機報復,還是寬容?當你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做了令你傷心的事情,你是和他分手,還是寬容?相信你已經有了正確答案。
寬容不是軟弱的象徵,只要不是原則的問題,我們不妨退一步海闊天空,化幹戈為玉。所以,寬容是人生的佳境,寬容是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境界。
作文三:選擇寬容
若能拘起一捧明月,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採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豔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也許你會說,我的選擇不是最好的,但我的選擇,我相信。
寬容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處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了善意的心扉;寬容又像是立足社會的通行證,讓人懂得什麼是真誠。
寬容無處不在。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周總理去理髮店理髮,在理髮過程中,周總理突然咳嗽一聲,理髮師不小心刮傷了他的耳朵。理髮師又急又怕,連聲道歉。周總理見此情景,就說:「沒關係,我咳嗽之前並沒有告訴你呀。」總理的話,沒有半點埋怨的意思,讓理髮師聽了如釋重負。試想,如果當時兩個互不相讓,一個擺出總理的架子,另一個想方設法推卸責任,那結果肯定很糟糕。
還有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馬將另一匹馬的脖子咬傷了,結果被咬的馬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感天動地的品德---寬容。
我們人人都渴望生活的穩定,社會的和諧,那麼就請選擇寬容吧。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寬容似火,不僅融化了彼此的冰凍,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寬容是一首詩,寬容的含義也不僅僅限於人與人的理解和關愛,更是內心對於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
為生活的平淡而心存積隙的人們啊,請選擇寬容吧。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關愛,同時也就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天地如此寬廣,但還有比天地更寬廣的東西---人心,讓我們學會選擇寬容吧。
作文四:寬容一種美德
一般情況堆滿了腐草的土地,往往能生長好多植物;清澈見底的河流,常常不會有魚蝦來繁殖。所以應該有容忍的氣度和寬恕他人的雅量,絕對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來往,而陷於孤獨。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為盜賊,甚至還搶劫過孔子,但孔子沒有嫌棄他,而是諄諄教誨,使他成為一個言談舉止深合禮儀之人。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面幹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做詩勸導老夫人:「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張廷玉失去的是祖傳的幾分宅基地,換來的確是鄰裡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有一次,理髮師正在給周總理刮鬍須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臉給刮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並不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我們在生活空間裡,就是美與醜、善與惡、聖潔與汙濁共存。
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德才兼備、有成就的人才,就必須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和氣度,善於和各種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