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憤怒的讀後感
2024-11-20 07:48:11
【篇1:自豪與憤怒——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自豪與憤怒。五壯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是人民的好戰士,是抗日的英雄。他們為了連隊,為了群眾,最終在敵人的步步緊逼之下跳下懸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也正如趙天鵬烈士所說:「網兒雖大抓不盡東海之魚,刀槍雖快殺不盡天下貧民!」是啊!著名作家海明威說過:「一個人能被殺死,但絕不會被打敗。」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日本列強在我們的土地上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頑強的中國人民憑藉堅強的意志,驚人的鬥志和毅力,用了八年的時間,終於使他們宣布無條件投降,灰溜溜地從中國的領土上撤走了。那段歷史令人心酸,不堪回首。作為炎黃子孫的我,深感責任的重大,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五位壯士捨生取義的精神散發著耀眼光芒,照亮我的胸膛;日本侵略者的罪惡像一根針,穿透我的肉體,刺痛我的靈魂——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學校這片沃土上成長;明天,我們將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大廈,使它更加繁榮富強!
【篇2:讀電影《憤怒的小孩》有感】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關愛空巢老人,是我們對空巢老人的孝心,那我們有關愛過留守兒童嗎?說起這事,讓我想到電影——《憤怒的小孩》。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孫小傲因長時間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在路上遇見躲避犯罪團夥的小女孩蘭蘭,與一直抓捕蘭蘭的兩位笨賊,但在他倆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打敗了笨賊,獲得了成功,笨賊也得到了因有的懲罰。
看完這部電影真讓我深受啟發,聯想到了我的實際生活。每次我看見留守兒童,我便情不自禁地問自己,「他們是如何長時間度過缺乏父母關愛的日子?」這時我都會羞愧的想起平日的我,總對父母這不滿意那不滿意,還為我整天忙來忙去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現在我希望留守兒童的父母能像我的父母一樣,天天回家看著自己的孩子漸漸長大。影片中的孫小傲都說過:「世界上的憤怒的小孩有四千六百多個,而中國就有四千八百多個。」雖然數字說得不對,但是留守兒童卻在有多少的增加,使孩子們在心中默默流淚,得不到他們想要的那份關愛,便使他們的學習慢慢退步,變得孤獨,悲傷。但卻父母們總以為錢可以對孩子完成一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孩子們滿意的只有是;父母對他們的無私關懷。這樣才能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好好學習,成為你們的驕傲。
留守兒童的父母們;回家看看你們親愛的孩子吧,別讓他太孤獨,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