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思為話題的作文【精選】
2024-12-01 15:17:09
【篇一】
「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一個永恆的話題。學習使人聰穎,學習使人進步,學習使人有無窮的創造力。英國大學者培根對知識學問推崇備至。他十分精當地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是的,學習無論是對於我們性格的養成,還是為人處世都有極大的影響。在古時候,就有一名窮和尚憑藉一瓶一缽走到了南海求學,這樣的求學精神值得我們去效仿。在如今,快餐文化流行起來,我們很多人都為工作,生活而忙碌著,無法靜下來好好的去閱讀一本書,從而使浮躁的心變得更加飄浮,靈魂思想都是空洞的。許多不安的情緒充斥在我們的周圍。而讀書,便可使人寧靜,使人安適。所以我們不僅要愛學習,更加要懂得去學習。以後天的努力彌補先天的不足。經驗不足者可多讀史書,性情浮躁者多讀散文和詩歌,思想膚淺者可以多閱讀一些哲理小說。只有這樣有針對性的閱讀,才可以更加對我們的學習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當然,光學而不思考,是不行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不僅要學習,而且也要學會去思考和總結。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化。學習就好比人吃東西一樣,只吃而不消化,我們也無法從食物中攝取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學習只看不思考,不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那麼,我們也無法從書中得到對於我們學習和人生有益的東西。因此,要把學習和思考相結合,融會貫通,我們可從中獲取最大的益處。
【篇二】
學習是苦還是樂?
學習是苦與樂的交織。俗話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穫」。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人心田的收穫?一次次競賽的成功,一點點細小的進步,一道道難題的突破,都會讓我們領略到興奮、快樂,所以說學習的苦與樂是相對的。沒有學習上的苦,那知所取得成就背後的甜呢?學習的苦,是一種苦中作樂。
我之所以認為學習苦,苦就苦在:清晨,聞雞起舞,晚上,夜深人靜,挑燈苦戰,讓我體會到的是苦;為了一個問題沒弄懂,看到一籌莫展的難題,急得直抓耳撓腮,讓我體會到的是苦;放學回家,一進門就能聽到母親熟悉的聲音:「作業寫了嗎?上次作業有錯嗎?」讓我體會到的是苦;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面對一張張成績不佳的試卷,面對爸爸媽媽的責怪和老師的嘆息,讓我體會到的是苦;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周末可以睡大覺的時候,卻又要參加什麼英語補習班、鋼琴興趣班等――真是苦不堪言!
學習中的苦確實難以盡言,然而,學習亦有樂。當你經過艱難的思索、推理,最後解出一道難題時,會喜形於色;當你在學習中取得優良成績時,會感到由衷的喜悅;當你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解決了實際問題時,會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