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起源和來歷:舜帝賜封廖叔安兒子董姓(人稱董父)
2024-03-04 23:54:20
董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個,一是源自舜帝賜董姓於廖叔安兒子,他的兒子叫做董父,當時因為養龍而使得舜帝大悅,受到封賞。二是源自周朝大夫辛有的兒子,他的兩個兒子都擔任董督,後人以董為姓。三是源自己姓,陸終的兒子參胡居住在董地,所以後人以此為姓。
董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廖叔安
在上古時期,舜帝在位時,他的手下有一位叫做董父的人,是廖叔安的兒子,對於龍的習性非常熟悉,因此舜帝就讓其專門飼養龍,並且將其任命為「豢龍氏」,最終董父將龍調教的非常聽話,甚至還能在舜帝面前跳上一段舞蹈,最終舜帝龍顏大悅,將董父封賞為鬷川侯,並且賜董姓給他,他才成為了現代董氏的一大始祖。
2. 源自官職董督
在春秋時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兒子在晉國擔任太史,主要負責皇宮中的典籍史冊的管理,因此也被人稱之為「董督」,並且這一官職是可以世襲後代的,所以這兩個兒子的子孫都以官職名為姓,也就稱為董姓氏族。
3. 源自顓頊後裔
根據《元和姓纂》中提到的,董姓還源自顓頊的後裔重黎,據說重黎在顓頊在位的時候,被任命為「火正」,主要負責掌管部落中的火,後來帝嚳繼位又將「火正」改為了祝融氏,後代也就以祝融氏為姓,但是在到了陸終這一代,他的兒子參胡卻因為居住在董地,所以便改姓為董,世世代代傳承了下來。
4. 源自漢朝地名
在漢朝時期,位於文喜邑的地方有一個「董池陂」,又被稱為「董澤」,是位於現在山西省運城的一個大型湖泊,因為池中盛產一種叫做「董蕖」的植物,所以將其稱為「董澤」,其實就是指現代的蓮藕,而古時候居住在這裡的居民也就以董為姓了。當然與一樣,董姓中也有部分是由滿族、蒙古族等改姓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