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的憤怒作文【精選4篇】
2024-03-05 02:51:15 2
「憤怒」,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我們的正常情感之一。小編收集忍不住的憤怒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忍不住的憤怒
在你高興的時候,你會忍不住地笑;在你難過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流淚;而在你生氣的時候,你就會忍不住地憤怒。
在一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吃晚飯之後,徒步到大學城的夜市去。那裡的東西稱不上好,但是樣式夠多也夠便宜。每次都包你看得眼花繚亂。在一片人海之中,聽到了一陣不和諧的聲音:「是我怎麼了、—你這幾個狗想要幾個破錢?」人群之中,一名男子飛快的騎著電動車向前駛著,他正在全神貫注的打著電話,以至於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壓死了一隻三個月大的小狗,雖然那場面算不上血腥,但也足夠慘不忍睹。那幾隻狗是附近村的一個奶奶的。她很可憐,無兒女無依靠。前些日子她撿來的狗生寶寶了,她因為養不了,所以拿出來賤賣,一隻狗10元!也許,你想像不到在一個寒風凜冽的夜晚,一位可憐的老人把陪伴在她身邊的幾隻狗拿出來賤賣的場景。那是殘忍的。那幾隻狗的眼神是那樣的迷離。來來往往的人總是隨意地把它們拎起又放下,還總是有那麼幾個人吹著口哨又拍打著它們的頭。有時候,那些狗也會有很不滿的樣子。如同人類一樣,其實動物也不僅僅是存在而已,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也或許,又是人類不如動物,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麼?然後,我和爸爸望著人群散開的背影很憤怒地離開了。
還有一則新聞是關於虐待黑熊的,每一次想到都會很想哭……
因為熊膽有藥用價值,可是殺一隻黑熊只能取一個熊膽。於是中國的一些地方私營養熊便開始了一種很殘忍的行為——活取熊膽。
據說,活取熊膽的時候,熊所遭受的痛苦是你根本無法想像的。熊經常疼的撕心裂肺,而且這種行為,每年一到三次,一連續就是幾十年,於是有的熊瘋了,有一些熊痴呆了。一些疼的開始自殘,掏自己的腹部。有一些相關的照片,那些場景,簡直就是觸目驚心,讓人忍不住的憤怒!
中國是唯一一個取熊膽合法的國家,難道不能把熊的痛苦降到最低嗎?不能找到熊膽的替代品麼?就只有熊膽可以起死回生,人類就有權利如此虐待另一種生物了麼?
寫了這些字之後,還是有止不住的憤怒湧上心頭。
原來,人性可以很美好,有時也可以很殘忍!
第二篇:忍不住的憤怒
醫生說:「怒傷肝,傷脾進而傷心、傷胃。」這麼一來,怒仿佛成了魔,讓人不敢發怒。
有史為證,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當晚就倒在了風波亭;布魯諾因怒斥教廷蒙蔽人們的卑劣行徑,結果被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
而憤怒仿佛和壽命成反比,那些壽星們則不怒不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其何有哉?他們把一模一樣的作息時間重複了一百年仍樂此不疲。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把生命換作憤怒的權利,有些事,讓我忍不住憤怒,讓我不能不怒。
我不能磕著瓜子看著美軍在伊拉克狂轟濫炸後,得出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結論;我不忍看30萬南京大屠殺同胞的累累白骨;我不能冷靜地面對一個幾乎被掏空的敦煌,我忍不住憤怒,我要怒憤。
面對英、美、法等國聯軍進攻利比亞進行大規模武器戰爭,卻打出人道主義的旗號,我
會大喝所謂人道主義,不過是虛偽的;面對日本的核輻射,我會怒斥日本那極不人道的核安全設備;面對美國的紅客大軍,我會斥責那是「閻王易見,小鬼難纏」;面對他人的人身攻擊,我會毫不猶豫地給予還擊;面對………面對邪惡,面對汙穢,面對黑暗,我忍不住憤怒,我不能不怒。
如今,高度的物質文明像酸雨一樣浸泡著我們,使我們骨骼缺鈣,精神萎靡。而憤怒則是我要的鹼,中和掉一切軟弱。
憤怒吧,憤怒與壽命是否成反比還有待質疑,憤怒與偉大成正比則無需質疑,憤怒是人生之河奔湧而下的雄壯瀑布,是人生之曲彈奏出的華美篇章。
忍不住憤怒,讓我感受到自己;忍不住憤怒,讓我感受到正義的力量。
第三篇:忍不住的憤怒
近幾天,電視上接連曝出化妝品中汞含量超標的驚人事實。不僅僅是各大媒體,全國人民也是同仇敵愾,怒斥這種行為。我心中也是有忍不住的憤怒,但也只能在網上跟帖回復,以洩平民之憤。
不禁想起來了這幾年來的食品、環境汙染事件。從蘇丹紅到三鹿,從甲醛饅頭刀鎘汙染,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往事歷歷在目——然而,我更驚訝的發現了我態度的轉變:雖然每一次這樣的事件曝光後我都會忍不住的憤怒,但我總又會想起過去的問題,在比較之中,我便會想:或許這不算那麼嚴重吧;於是,我便逐漸淡忘了這一件事,直到下一次又有類似的事情,我才會把這些事從大腦裡掘出來,進行自我安慰。
於是,我的憤怒一次比一次「溫和」,我甚至給予了我的寬容。然而,這樣的轉變確實潛移默化的,以致過去我絲毫沒有察覺。直到一天,開始我所說的那件事曝光了,我把我忍不住的憤怒都傾訴給了我的父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父母卻顯得異常淡定,知識冷冷地說:「這事在中國常有,別放心上了。」
這是怎樣的態度呢?我琢磨了很久,無奈也?絕望也?抑或蔑視也?最終,我還是很不情願地得出了結論:他們麻木了。看看我態度的悄悄變化——我不也正走在漸漸麻木的路上嗎?
可悲的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不曾憤怒過嗎?不,他們也曾有忍不住的憤怒——可是,他們最後還是發現,無論他們有多麼的憤怒,也無濟於事,他們的激情也隨著時間而逐漸流逝,最終——他們停止了抗爭,變得像木偶一樣。
就像魯迅《故鄉》裡描寫的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閏土。我們有幻想,我們有希望,我們也有月亮下的西瓜地,我們也抓過海岸邊奔跑的猹;但大部分人,卻對現實的殘酷逐漸麻木,就像三十年後被生活壓垮了的閏土,麻木而沒有生機,失去了自己抗爭、拼搏的本性。
難道我們也要對那些黑心的公司,那些獸心的工廠麻木嗎?難道我們就不能相信現實可以改變,生活可以更美好嗎?不,我們不能麻木!即使身邊的人一個個都停止了抗爭,我也不會放棄!若有千千萬萬人像我一樣,一起凝聚這忍不住的憤怒,這些事還會再發生嗎?
希望是無所謂有,希望也是無所謂無的。若有更多沒有麻木的人和我一起,走出一條我們自己的希望之路,世界又何嘗不會更美好呢?
所以,我想——
全國人民一起忍不住地憤怒是不夠的,應該做出實際的行動;而憤怒,也會化為力量!
第四篇:忍不住的憤怒
「憤怒」,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我們的正常情感之一。但在一次經歷中,我真正體會到了憤怒的感覺,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周日的清晨,一切顯得那麼美好,我跨上自行車,興奮的衝出家門,開始了瘋狂的騎行。陽光溫和的灑在身上,讓人感到愜意。初春,小草剛探出頭來,揮舞著手臂,接受春天的洗禮。正當我享受騎行的快樂時,一陣刺耳的罵聲打破了這氛圍。我循聲望去,只見在一個路邊攤圍了許多人,強烈的好奇心使我騎上自行車,向路邊攤飛奔而去。
當我到達時,圍觀群眾已經很多了。這時,一輛寫著「城管執法」的銀灰色麵包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定了定神。「暴力執法、毆打商販……」充滿了我的腦海。刺耳的罵聲更大了,我往前擠了擠,看到幾名男子身穿黑棕色皮襖,耳根紅紅的,渾身上下散發著令人厭惡的酒味。也許他們就是臭名昭著的城管了吧,我想。我又看了看攤販,是一位老爺爺。他穿著落滿塵土的大襖,滿頭花白,鞋子早已破爛,那凍傷的腳清晰可見。老爺爺兩手死死拽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三輪車上裝著不多的「鞋墊、棉襪」。男子與老爺爺爭執了許久,不,應該說是「城管」。突然,一名城管一手將老爺爺推倒在地,迅速將三輪車抬上執法車,老爺爺因為年邁,過了許久才站起來,隨後便踉蹌地奔向執法車。又有一名城管一腳將老爺爺踹倒在地上,這次,老爺爺並沒有站起來……
看著城管氣焰囂張的樣子,我早已火冒三丈。人群中傳出許多「你們怎麼打人啊」「還有沒有公道了」正義的聲音,還有的人已經撥打了110與120。看到老爺爺不省人事。許多好心人上前去扶,過了一會,救護車來了,看到老爺爺被抬上擔架,我的心情如波濤一般,洶湧不能平靜……
回家的路上,太陽炙烤著大地,小鳥不再唱歌,花兒不再點頭,小草不再招手……
「城管」21世紀最令人厭惡的詞彙之一,可見,這種群體的素質並不高。城管人員對流動商販「窮追猛打」的做法,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的背道而馳。並沒有哪個白領願意到街上擺攤。除了城市下崗工人,就是進城的農民,總之是社會的邊緣弱勢群體。他們寧可遭辱罵、挨打挨砸也堅持『打遊擊』,多半是為了生計。「暴力執法」不僅打擊了我的心靈,對被打者也是一種摧殘。「暴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何時能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