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烏江自刎
2024-04-07 00:38:05 1
1、項羽兵敗逃至烏江,本有足夠的時間渡江,利用江東的資源東山再起,但項羽帶領的八千江東士兵無一生還,自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心愛的虞姬為了不拖累他也已經自刎身亡,同時他認為自己的死亡可以結束戰爭,讓百姓不再遭受戰爭之苦,於是自刎與烏江。
2、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記載為周王族諸侯國項國後代,姬姓,項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縣(今江蘇省宿遷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
3、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反抗秦朝。復立楚王后,冊封魯公。項梁陣亡後,援救趙王趙歇。破釜沉舟,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贏得巨鹿之戰。率軍攻破關中,舉辦鴻門宴,火燒阿房宮,殺死秦王嬴子嬰。分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此後,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史稱「楚漢之爭「。自恃武力,剛愎自用,弒殺楚義帝,猜疑亞父範增,終為劉邦所敗。
4、漢五年(前202年),兵敗於垓下,發生「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關鍵詞: 項羽 為什麼 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