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1500字
2024-03-05 16:33:15 1
8月15日,中國人民在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持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迫使日本投降。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劃「盧溝橋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他們曾叫囂:一個月佔領上海,三個月佔領中國。然而,事實上,經過八年的戰爭,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終遭到可恥失敗。中國人民付出慘重代價,但是最終得到了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意義重大。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在艱難的近代化過程中,被動挨打,屢屢戰敗;僅就中日之間而言,日本就多次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包括中日甲午戰爭,不僅力圖阻斷中國的近、現代化過程,而且試圖鯨吞中國。百年戰敗史,到1945年8月15日,終於以中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結束。中國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機,從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掙脫出來,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恥辱,一躍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在世界正義力量支持下得到的,抗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牢記和實踐這場勝利的制勝法則,勝利就永遠屬於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是勝利的根本。當初,日本之所以敢於以小小島國悍然對中國進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國在艱難的近、現代化過程中,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地方勢力割據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華民族面臨死亡的絕境,沒有屈服,反而覺醒,組成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以全民族的力量與日本軍隊血戰,直到勝利。取得這場勝利之後,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內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壞中華民族的團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自強不息才不會被動挨打,和平發展才能夠維護和平。善於向歷史學習才能不讓前人的血白流。我們今天紀念這場勝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下,面對歷史。我們既面對所受的屈辱,也緬懷前人所做出的犧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勝利,目的是面對未來,營造未來。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理性面對這段歷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勢力卻一再顛倒黑白,否認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發展之路,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應當正視歷史,吸取教訓,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
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史實和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放眼當今世界現實,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人才會有尊嚴,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為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徵程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實現我們發展目標的可靠保障,也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67周年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牢記9月3日,它是以傷亡3500萬骨肉同胞、人民英烈的代價,取得的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正是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這個日子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同仇敵愾萬眾一心,誓死抗戰的勇氣,這個日子是中華民族的血鑄之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是中華民族永遠值得紀念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永遠值得紀念的勝利!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獲取智慧和啟迪,從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了我們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啟示。這些啟示,是人類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必須牢牢銘記。
八年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給中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們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段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而時至今日,日本還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圖隱瞞和篡改那段歷史,不想承擔日本軍國主義該承擔的責任。這是非常不負責人的做法,因為這不僅會讓大家對日本政府的信譽度產生很大的懷疑,而且也會直接影響中日兩國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
讓我們緬懷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民族英烈們!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安定生活,我們一定牢記歷史。懷念他們、紀念他們、學習他們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大義凜然、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奮起反擊侵略的英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