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入城隨俗(隨鄉入俗說利是)
2023-09-15 17:54:59 2
廣東人過年把派發的紅包叫「利是」,又稱「利事」或「利市」,寓意大吉大利,好運連連。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親戚朋友和同事之間,長輩對晚輩,已婚人士對未婚男女一般都要派發「利是」。工作單位新年開工後,領導和老闆一般也會向下屬和員工派發「利是」。我女兒未婚時,每年春節後上班都會收到領導和同事的許多「利是」。領導的「利是」一般都在100元以上,同事之間的「利是」一般都是5到10元。
剛到廣州生活不久適逢過年,初一晚上我因急於和親友出門,一時竟忘了帶鑰匙,只好打電話叫來了急開鎖。急開鎖的小青年不但要價300元比平日貴了一倍,而且還說「開門大吉」,向我討要「利是」。我當時真的很不情願,但想到300元都給了,又何必在乎這10元錢的「利是」呢?當小青年拿個鐵片不到一分鐘就把鎖給弄開後,我心想,這300元花得真是有點冤啊!
女兒回來後,我把急開鎖小青年討要「利是」的事說給她聽,女兒說過年討要「利是」是廣東人的習俗,也稱「逗利是」,意在增添過年的熱鬧氣氛。過年期間出去辦事,或在一些服務場所,即使不熟悉的人,也可能向你討要「利是」。他們一般會說「恭喜發財,利是逗來」。
知道討要「利是」是廣東人的習俗後,我凡是過年出去辦事、走親訪友,都會記得帶上一些「利是」。有次過年我和女兒、外孫女從外面回家,在電梯裡遇到了樓上的鄰居,她當時給了我外孫女一個「利是」。幸好她的女兒不在身邊,不然,我當時身上沒有「利是」回贈她,會感到很難為情。
我每年要無數次地進出小區門衛,平時從心裡很感謝他們的熱心服務。小區外地人很多,有的並不知道廣東人過年的這個習俗,門衛保安也不好意思主動向業主討要「利是」。但我覺得還是隨鄉入俗好,所以每年春節我都記得給小區門衛保安人員派發「利是」,他們拿到「利是」後也很開心。
我女婿是他們公司的部門主管,下屬有200多位員工,每次過年要準備200多個「利是」便成了我們全家人的任務。首先女兒要到銀行去取回一批小面額的新鈔,然後去超市挑選採購「利是」。往空「利是」裡放錢時,還總是把外孫女叫過來幫忙。過年做這種喜慶吉利的事情,外孫女倒很樂意。
女婿和我們都是湖南人。他自到廣州工作定居後,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廣東白話,還交了許多本地的朋友。這些朋友每年春節來拜年都會給我外孫女「利是」,女婿也會按習俗返『給他們每人一個,並藉此機會請他們去外面就餐團聚熱鬧一下。
廣東人過年的「利是」,其實就是人們相互之間寄託美好心願的一種方式。他們還喜歡把這種代表美好心願的「利是」掛在工作單位、家裡植物或人造景觀上,希望新的一年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全國各地過年有許多不同的習俗,而我很喜歡廣東人過年派發「利是」這種獨特的習俗。它不僅增添了過年的喜慶,更多的是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友誼。